第二百九十四章 絕對的差距!(第2/3頁)

可惜,英格蘭隊的運氣更好,他們依靠一個“不太有名氣”的前鋒,攻破了瑞典隊球門。

哈姆倫很不甘心。

要是英格蘭隊以絕對實力壓制來取得比賽勝利,其實倒也沒什麽,實力不佳說什麽都沒用,但在他看來,英格蘭隊依靠的是運氣。

現在還能怎麽辦呢?

哈姆倫也只能等到中場休息再做調整了。

……

瑞典主帥哈姆倫想著中場休息再做調整,並沒有在意上半場最後剩下的時間,或者他是認為,英格蘭隊很難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進球,但英格蘭隊場上球員可不是這麽想的。

場上的英格蘭球員已經打出了感覺,在波頓·雷特幫助球隊進球後,他們攜著進球之勢,更是期待能夠再次攻破瑞典大門。

很多英格蘭球員對比分不滿意,他們想著,“我們攻了半場,怎麽才進了一個球呢?”

“應該再進一個!”

“還有時間!”

很多球員也對萬勝更加信服了。

比賽之前,當萬勝制定戰術策略之後,很多球員都不理解,他們不知道為什麽這樣打,也不知道球隊是否能依靠這種打法取得勝利。

現在球隊有了進球,就證明萬勝是對的。

職業足球就是勝利者的遊戲,只要能取得勝利,那麽一切都是對的,於是球隊就更放開了,對瑞典球門展開攻勢。

在這種攻勢下,瑞典隊顯得措手不及,他們完全沒想到,英格蘭隊會在進球之後,展開比剛才更猛烈的攻勢。

英格蘭隊踢的更好,打的更精彩了。

瑞典則有些慌張,他們慌張的防守,慌張的面對對手的攻勢。

就在主教練哈姆倫一個慌神的時間,瑞典隊已經完全陷入被動,足球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英格蘭隊控制下,瑞典隊連半場都攻不過去,他們只能被動防守。

萬勝站到了場邊。

瑞典是個難纏的對手,但只要找對辦法,一樣是能夠輕松取勝的。

現在英格蘭隊占據了絕對優勢,但局勢上的優勢,還是轉化為進球最實在,想要取勝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進球!

上半場進一個球,瑞典隊就還有機會,要是能進兩個球,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瑞典隊再想追平只能期待那罕見的“奇跡”。

職業足球存在奇跡,可萬勝不會給對手機會,只要能進兩個球,他就有把握讓球隊穩定的取勝。

瑞典主帥哈姆倫根本沒考慮上半場的問題,他覺得時間所剩不多,球隊只要守住比分就好了。

這很簡單,不是嗎?

哈姆倫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了,英格蘭隊頻繁的攻勢,讓瑞典球門變得岌岌可危,比賽的每一分鐘都變成了煎熬。

更令人擔心的是……

哈姆倫看向中線,塞巴斯蒂安·拉爾森正在和莫瑞斯糾纏,可跑動幾步就被莫瑞斯甩開了。

拉爾森的防守已經不那麽從容了。

比賽剛開始的時候,拉爾森還能夠利用強壯的身體和腳下技術牽制住莫瑞斯,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莫瑞斯的發揮越來越好,拉爾森越來越難防守,兩人的技術實力差距已經體現出來,往往莫瑞斯帶球的時候,只要幾個動作,就能把拉爾森甩開,拉爾森甚至做不出一點幹擾。

這是絕對的差距!

“根本不是一個實力等級的較量!”《薪浪體育》解說員高紅說道,“過去的三分鐘,莫瑞斯兩次晃開拉爾森,拉爾森完全沒有辦法。這就是莫瑞斯,馬德裏競技的絕對核心,英格蘭隊的絕對核心,世界級頂尖水準的中場……”

拉爾森是個不錯的球員,他是瑞典U-21國家隊的主力球員,16歲就加入阿森納,在兵工廠的前景一度被看好,然而天意弄人,進入阿森納一隊後拉爾森成了一名絕對替補,最終在2006年的夏天租借到了英冠球隊伯明翰。

來到伯明翰之後,其職業生涯出現了光明的轉機,成為了球隊絕對的核心。

2011年,拉爾森從伯明翰轉會桑德蘭,成為桑德蘭的中場核心。

在這支瑞典國家隊中,1985年出生的拉爾森也是老資歷球員了,他擔心中場發動機的角色,正好和莫瑞斯對位。

哈姆倫以為拉爾森能夠牽制住莫瑞斯,他根本沒想過其他問題:兩個同樣作為核心的球員,技術實力能有多大差別呢?

現在他知道了。

拉爾森也完全明白了。

雖然兩人都是中場核心,可無論防守還是進攻,拉爾森和莫瑞斯的差距都不是一點半點,長時間的對位讓拉爾森感到巨大的壓力,他終於知道為什麽一些隊友告訴他要“小心莫瑞斯”了。

哈姆倫開始頭疼了。

要是一般球員發揮不好,肯定能直接換下,可拉爾森不同,他是場上核心球員,下場對球隊影響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