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防守、防守、防守!(第2/4頁)

賽前,萬勝在更衣室裏,給隊員們做了最後的鼓舞,“我們堅持了半個月的訓練,其中的辛苦,你們每個人都能知道!但是,你們堅持了下來!”

“能堅持到現在,你們都很出色!之前你們中有人問我,為什麽不安排一場熱身賽,我並沒有做回答,但現在我告訴你們,那沒有必要,我們不需要用熱身證明什麽,沒有熱身,就沒有球隊了解我們,所以我們是神秘的,現在,對方根本對我們全無了解,我們才更有機會!”

“這場比賽,對我們來說就是第一場‘熱身賽’!”

“對方瞧不起我們,認為我們是亞洲末流!可我認為我們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強隊!我們是A組最有希望出線的球隊,我就是這麽和媒體說的,我可不想在賽後,被認為是狂妄自大,你們明白嗎?”

“到了比賽場上,不要想對方是球星,不要想對方是澳大利亞,是強隊,比我們強多少多少,那沒有意義。發揮出訓練時的水平,我相信我們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

“比賽之前,香港主帥萬勝口出狂言,他說A組香港隊最有機會出線,而澳大利亞隊則是要為小組出線擔心,這簡直是今年亞洲杯最大的笑話!”

日本NTV電視台解說員小野寺五典以很不屑的語氣說道,“澳大利亞是本次亞洲杯實力最強的球隊,他們的陣容比日本足球隊還要華麗,卡希爾、維杜卡等大牌球星支撐的澳大利亞隊,簡直就是一支歐洲強隊,他們是亞洲杯冠軍最有力的爭奪者。可萬勝卻認為香港最有機會,這實在很好笑,即便他是世界名帥,如此的自信也就是狂妄了。”

在解說的同時,電視畫面中正好出現了萬勝的特寫鏡頭,鏡頭中的萬勝嚴肅的站在場邊看著比賽。

小野寺五典對萬勝了解的很清楚,他知道萬勝在英國足球執教很成功,但他心中很有些大日本帝國思想,對這樣一個成功的中國人很嫉妒,他認為足球方面成功的應該是日本人,現在他抓住機會就說道,“如果他只是這樣狂妄自大,很可能他的成功都是因為運氣,否則很難解釋他怎麽會如此無知!”

這就等於公開表示對萬勝的不屑了。

比賽似乎也正按照他的想法在進行,從開場到現在,澳大利亞一直都在壓制著香港隊進攻,香港隊被攻的有些喘不過氣,他們就一直在防守、防守,給人的感覺完全沒有反抗之力。

但是,他沒意識到的是,澳大利亞球員正踢的十分憋悶。

……

本場比賽,澳大利亞派出了352陣型,老將維杜卡和施特裏約夫斯基頂在最前面,中場五人分別是埃莫頓、布雷西亞諾、科威爾、威爾克希爾以及格雷拉,後衛尼爾、基斯諾博、邱林納,門將施瓦澤。

除了坐在替補席上的卡希爾外,這幾乎是澳大利亞所能排出的最強陣容了。

澳大利亞對比賽相當重視。

這是澳大利亞第一次參加亞洲杯賽事,他們被劃在亞洲區後,就希望能夠在亞洲杯取得冠軍,以奠定澳大利亞在亞洲區球隊中的地位,讓他們的“亞洲第一”名副其實,隊中主教練阿諾爾德再包括所有球員,也都對第一場比賽十分重視。

中國有句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兒”,有了第一場勝利,首先球隊就能夠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他們的目標就是大勝香港隊,以宣告澳大利亞的到來。

作為澳大利亞的代表性球員,維馬克·維杜卡對本次亞洲杯的重視就可見一斑。

1975年維杜卡出生在墨爾本的一個克羅地亞後裔家庭。少年時期他就進入了著名的澳大利亞體育學院,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特別是他強壯的身體和驚人的爆發力和力量。當時他在體育學院的同學、後來的網球名將“澳大利亞大炮”菲利普西斯自恃身為希臘後裔,主動與維杜卡挑戰撲點球。菲利普西斯撲住了點球,卻因為射門力量太大,斷了胳膊。

17歲起維杜卡開始為有濃厚克羅地亞裔背景的墨爾本騎士隊踢球,助球隊兩奪全國足球聯賽(NSL)冠軍,自己也多次加冕最佳射手。

然而當時的澳大利亞聯賽組織很不健全,維杜卡在這裏很難進一步提高水平。

1995年,克羅地亞自前南獨立後的首任總統弗拉尼奧·圖季曼出訪澳大利亞。他很賞識維杜卡的足球才華,力邀他加入克羅地亞勁旅克羅地亞薩格勒布隊(現在的薩格勒布迪納摩)。之後三年他在聯賽中射入超過50個進球,幫助薩格勒布迪納摩三度包攬國內聯賽冠軍和杯賽冠軍,在歐戰中也有出色表現。然而由於引進維杜卡是圖季曼個人的主意,未曾咨詢主教練的意見。一旦維杜卡狀態不佳,球迷就會揪住他關系戶的辮子不放,有時他甚至成為了政治鬥爭的靶子。而在當時尚未完全走出戰爭陰影的克羅地亞生活,也讓維杜卡時常提心吊膽。球迷的攻擊和心理壓力使維杜卡一度出門吃飯都有困難。甚至於在他1998年轉會到蘇超豪門凱爾特人之後,他還一度為心理問題所困擾,一場球沒踢就從俱樂部出走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