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穩定更重要(第2/3頁)

但經過一個半場都沒有把心態調整過來,也能知道這家夥為什麽在葡萄牙隊只能打替補了——他的能力不錯,但面對比賽的心態實在差太多了。

於是萬勝只能選擇換人。

各個球員的名字在腦子轉了一圈,他就有了選擇,那就是後場的萬金油——孫繼海!

孫繼海的能力很全面,雖然沒有太突出的能力,但平衡其實也是一種優勢,尤其對於後衛球員來說,各個能力都不錯,沒有什麽缺點,也就代表著場上表現會很穩定,所以他一直是球隊的“首席後場替補”。

之前幾輪聯賽,孫繼海只獲得了不到90分鐘的出場時間,那是因為球隊後場球員實在有些堆積,而傷病都發生在中前場,後場球員的競爭變得激烈,想出場並不容易,萬勝都在考慮夏天賣掉兩個了,否則球員狀態好,卻沒有出場機會,肯定會非常不滿。

媒體上也有抱怨的聲音。

聯賽剛開始的時候,孫繼海甚至占據了一個主力位置,但隨著聯賽進行,他的出場次數逐漸減少,一些中國媒體就指出,“萬勝很可能已經對孫繼海失望了”,“孫繼海表現不錯,但他大概不受萬勝喜愛”,“孫繼海想獲得更多出場時間,還需要努力”。

比賽開始之前,中國媒體也在討論這個話題,他們在猜孫繼海出場的可能。

對此很多人都期待不已,因為曼聯陣中有個韓國人,如果孫繼海能出場,那麽比賽就會變成孫繼海個人的“抗韓大戰”。

對此一些媒體還是認為孫繼海更出色,他的出場次數不多,但狀態其實一直不錯,反倒樸智星最近已經失寵,在最近的比賽中,多在終場前替換吉格斯出場,《薪浪體育》就有評論文章說,“……即便樸智星本場能夠首發,他引以為傲的速度在孫繼海面前也很難施展,經過了幾年的英超錘煉,孫繼海經歷了亨利等高手的錘煉,已不會懼怕一般對手的沖擊,況且孫繼海還有著長途助攻的絕活,而樸智星防守也毫不惜力,看起來這場中韓大戰很可能在曼徹斯特球場上演。”

這就是中國媒體的期待。

但期待歸期待,很多人也覺得要面對現實,那就是孫繼海很難在曼徹斯特德比獲得出場時間,因為他已經“失寵”。

對於這些說法,萬勝是不在意的,孫繼海和他是同胞,但在執教工作上,任何球員對他來說都是等同的,只要有能力有狀態,那就能獲得出場機會,尤其這種關鍵的焦點大戰中,有實力才能出場。

孫繼海能力很全面,但過於平庸的個人評價,實在很難和齊格勒、科佩勒、萊斯科特等人相比,於是他只能是第二選擇。

現在後場要換人,他就成了首選。

因為他能力不錯,也因為他更穩定,現在球隊後場就是需要一個穩定的防守球員。

於是下半場比賽開始後,媒體和球迷就看到曼城陣中換了一個人。

“是17號,孫繼海!”

“孫繼海出場了!中國球員和韓國球員同時出現在曼徹斯特德比上,還是歷史第一次!”

“我們可以期待孫繼海的表現!”

在下半場開場後,孫繼海一躍就成為了主角,幾乎所有的亞洲媒體記者,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他身上。

對於歐洲媒體來說,孫繼海只是平常再平常不過的球員,甚至葡萄牙媒體還對科斯塔的下場表示不滿,順便說了孫繼海兩句“絕對不如裏卡多”之類的話,但亞洲媒體絕對關注孫繼海的,因為他是一個中國球員。

就在媒體的關注中,下半場比賽開始了。

……

下半場開始,球場重新火熱起來。

兩隊的比賽也延續著上半場結束時的激烈,現在時間對於兩隊來說都非常關鍵,可以說,哪支球隊能先取得進球,哪支球隊就會獲得極大的優勢。

如此激烈的比賽,對兩支球隊,所有出場球員的心態、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每當曼聯球員拿球,曼城球迷在看台上盡力發出噓聲,來盡可能幹擾曼聯的進攻;曼聯球迷也同樣做法,盡管他們人數相比要少一些。

這種場面,往往只能在歐洲賽事或者杯賽決賽上看到,但這一場雙方都有這種待遇了。

雙方球員都感受到了,不過他們中大多數人,早已習慣了曼徹斯特德比的氣氛,一些人發揮反倒變得更好,而最大的影響是,在這許多球迷和媒體的關注下,雙方的拼搶變得激烈,身體對抗變得激烈起來。

這也是德比的特色了。

在德比大戰中,可不會有什麽體育精神,兩支球隊都是本著取勝去踢的,一些身體直接對抗是非常正常的,尤其在英格蘭聯賽的德比,主裁判的判罰尺度都會低上不少,這種情況下,雙方球隊的動作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