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還是練劍吧(第2/2頁)

接下來的幾天,許思亭放學之後就來俱樂部練習中跑。

杜柯親自指導許思亭練習中跑,先只練一個單項,就是800米。

“三個月之內,你給我跑進1分54秒之內!”杜柯對許思亭下達任務,跑進1分54秒之內,也就是一級運動員水平了。

二級運動員升級為一級運動員這不難,一級運動員到健將級、國際健將是道坎,這需要時間。

杜柯也很忙,花幾天時間親自帶徒弟沒問題,但不可能天天如此。

杜柯心中已有安排,他打算請個專業的田徑教練來俱樂部帶許思亭。

田徑教練負責常規訓練,杜柯時不時感知一下許思亭的屬性,把握大方向。

專業田徑教練資源,杜柯並不缺乏,他認識很多退下來的田徑運動員,其中有人在社會上混的並不如意。

但田徑教練沒到位,許思亭的母親先來俱樂部投訴了。

“杜董,我送兒子來你們這裏學習擊劍,你怎麽讓他練中長跑?”許媽頗有意見,許思亭這位乖寶寶回家後肯定跟老媽說了,我昨天幹嘛了,今天又練了什麽。

杜柯解釋到:“不是中長跑,是中跑,800米。你兒子很有這方面的天賦。”

許媽反問:“你們這不是擊劍俱樂部嗎?我不在乎兩萬多的學費,但我送兒子是來學擊劍的,不是跑步!”

杜柯:“許思亭練習擊劍可能成為不了職業劍手,但他練習中跑極有可能出成績,有朝一日代表國家出征世界大賽並不是妄想。”

許媽不樂意了:“我兒子將來是要出國留學的,當個什麽運動員?運動員這麽辛苦,出了成績,拿了奧運冠軍,興許能光宗耀祖,但全中國有幾個人能拿奧運冠軍?為了我兒子今後的前途,我不同意他專門練習跑步!”

事關兒子的前途,許媽十分強硬,並不因為眼前這人是名震世界的體育巨星杜柯就退讓半分。

許媽這麽一說,杜柯發現自己好像是有點主觀。

杜柯可能有職業病,他有意無意的從專業運動員角度去感知俱樂部裏的青少年學員,但有些家長不這麽想。

比如說許思亭的母親,她就沒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職業運動員。許媽讓兒子學擊劍,其實就想讓兒子多個特長而已。

杜柯知道許思亭的家庭條件不錯,父母都是大型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就這麽個獨生子,讓他成為跑步運動員?人家父母舍不得啊,日復一日的訓練跑步,多辛苦呀。誰敢保證我家孩子能成為田徑奧運冠軍,杜柯你能保證嗎?

杜柯也不敢保證,他能保證的就是最大程度激發孩子們的潛力和天賦。至於個體學員最終能取得什麽樣的成績,需要幾年的時間來證明。並不是每位家長都敢賭上幾年孩子的大好青春。

“行吧,還是讓許思亭學習擊劍吧。”杜柯最終還是尊重許媽的意思,她是許思亭的合法監護人。

杜柯覺得自己沒有權利去幹涉許思亭未來的人生,除非許思亭有強烈的渴望想成為職業運動員。但這孩子沒什麽主見,誰讓他幹嘛他就幹嘛。

就中國國情來說,那種從小就立志成為運動員、父母也支持的苗子,或許才是最合適的苗子。

“徒弟這種事情,也要看緣分啊。”

換上擊劍服、頭盔之後,杜柯暫時將徒弟一事放在一邊,練起了佩劍。

刷刷刷!

嚯嚯嚯!

劍道上,杜柯跟一位擊劍教練對練起來。

杜柯的步法很快,他將教練逼的不住倒退,專刺教練的持劍小臂。

教練抵擋不住了,最難防守的身體部位就是持劍臂。

在佩劍單項中,擊中對方的軀幹、頭部、手臂,都算擊中有效得分部位。

花劍單項中,只有擊中對方軀幹部位才算有效得分。

重劍最為自由,擊中對方身體任何部位都算有效得分。

節奏最快的劍種是佩劍,很多時候雙方往往打不到3局,一局沒打完,就有人得到15分獲勝。

重劍的攻擊面積最大,但重劍出現“互中”情況時,雙方各得一分,使得防守在重劍裏十分重要。擅長防禦的重劍手如果取得一兩劍的領先優勢,他或她完全可以依靠防守耗完三局。

佩劍的規則是“優先裁判權”,鼓勵進攻,如果出現互中情況,即雙方同時擊中對方身體的有效部位,那麽主動進攻的一方得分。

三個劍種的競賽規則、技戰術側重點各有不同,有相通之處也有區別,杜柯之所以先選佩劍,因為他天生喜歡進攻,他喜歡快節奏的激情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