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跳高決賽(1)(第2/3頁)

蘇雲已經成長起來了、已能獨當一面,她被新調來的主編重用,她寫的稿子馬上就被掛在了速浪網體育版塊的第一屏。拼不過烏爾娜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人家娜姐出道早,深厚的資歷和各方面的人脈擺在那裏。

但蘇雲也在努力,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體育記者,她從小練習遊泳,對於遊泳項目她十分熟悉,遊泳運動員、遊泳紀錄、泳壇的各種奇聞軼事,她可以信手拈來。

不過她之前並不是太了解田徑運動,為了報道這次的田徑比賽,她惡補了很多資料,每天只睡5到6個小時,經過強化補習功課,她現在分析報道田徑比賽也還算是那麽回事兒了,不敢稱專家,但至少不會貽笑大方。

蘇雲這麽做,或許只是因為一個人。

如果杜柯不參加十二運會的田徑比賽,蘇雲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報道田徑比賽。

蘇雲在關注著杜柯,杜柯也在看蘇雲寫的稿件,“全運會舉辦了十二屆,從沒有一位運動員能在一屆賽事中獲得不同大項的金牌,並且還能成為獲得金牌數最多的運動員,杜柯是否能創造全運會甚至是中國體壇的歷史……”

“是啊,蘇雲提醒我了。”杜柯看著蘇雲的稿子,忽然興奮了起來:“我要是拿到6枚金牌,來自不同大項的6枚金牌,成為十二運會獲得金牌數最多的運動員,肯定是創造歷史了啊,至少得有1點榮譽值吧!”

“100米跑,如果能跑進10秒之內,系統不可能不給我榮譽值。去年我第一次遊進100米自由泳48秒之內,還拿了1點榮譽值。黃種人首次遊進48秒內和黃種人首次跑進10秒內,一樣的道理嘛。我現在用了一枚榮譽勛章來包年,還有兩枚備用,結余4點榮譽值,全運會上再刷至少2點榮譽值,過兩月再去國際賽場刷刷田徑比賽、看能否再刷點榮譽值,這麽一來,又能兌換一枚榮譽勛章了。”

蘇雲並不知道杜柯有系統,但她寫的稿子也無意中提醒了杜柯:創造歷史的機會來了,刷榮譽值的時刻到了。

看完了體育新聞,已是下午3點,杜柯收拾收拾裝備,下午4點,他離開了酒店,跟隨南粵田徑隊奔赴五裏河體育場。

今天五裏河體育場的田徑比賽將於18點開始,因為全是決賽,還有100米決賽,更何況今天比完明天就沒有了,這是田徑項目的最後一個比賽日,下一次得等4年之後了。所以現場來了5萬多名觀眾,上座率達到90%。

18點10分,男子跳高決賽開始,12位晉級跳高決賽的選手將為1枚金牌展開角逐。

杜柯在跳高決賽中的排序是11號選手,他將第11個試跳。

他很想速戰速決,早點比完跳高決賽。

因為根據今晚的賽程安排,男子100米決賽將在20點鳴槍,晚上20點是黃金档,是收視率最高的時間段,所以最重要的男子100米決賽被安排在了這個時間段開始。

男子跳高決賽的第一跳高度被裁判設定為2米15,跳過2米15的選手繼續試跳更高的高度,三次試跳2米15全掛的選手,則可以回去休息了。

從2米15之後,由剩下的選手自己叫高度,2厘米起叫,即2米17起叫,也可以叫2米18、19……1萬米,理論上是可以叫1萬米高度的,但一般也只有蛇精病運動員會叫1萬米,即便叫了1萬米裁判也不會答應,你叫的出來1萬米,橫杆也擺不到1萬米啊。

叫高度是輪著來的,比如說第一輪2米15試跳結束後,淘汰了6位選手,還剩6位選手,這六位過杆選手假設是3號、7號、8號、10號、11號、12號,則由3號先叫第二輪高度。

3號叫:“2米17。”

然後六位選手開始跳2米17,在這個高度上,3號、8號被淘汰,7號、10號、11號、12號晉級第三輪。

在第三輪試跳中,則由7號來叫高度。

依此類推,直到決出冠軍。

所以在跳高比賽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令人熱血沸騰的單挑或3P、群P畫面。

這時,前9號選手都已完成了自己的第一跳,其中3人成功過杆,6人需要再跳一次或者兩次。

10號選手開始助跑,他是王雨,是國家隊選手。

王雨助跑、切弧線內傾、起跳、過杆、著墊,一套動作做的是行雲流水,橫杆紋絲不動,他成功躍過2米15的高度,晉級第二輪。

11號選手緊接著出場,他是杜柯,也是名國家隊選手,不過是遊泳國家隊而非田徑國家隊。

杜柯掛鷹光環,平砍助跑沒開【快頻突擊】,為什麽不開呢?因為【快頻突擊】的CD是1小時啊,必須要留在最關鍵的時刻使用。同理,杜柯也沒開1小時CD的【一步登天】。

2米15的高度,杜柯覺得掛鷹光環試跳,綽綽有余了。

杜柯開始助跑、走8-12步的J形曲線,從第9步開始他切弧線,加大身體內傾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