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英超媒戰

艦隊街,又或者叫弗利特街,英國傳媒的代名詞。

作為現代媒體行業的領軍者,狗仔隊的發源地,這一條只有五百米長,串聯著政治中心唐寧街和金融中心倫敦城,繁榮了兩百年的擁擠街道,總共只有兩百個門牌,但最鼎盛時期卻聚集了一百多家報館。

泰晤士報、衛報、金融時報、每日快報、每日郵報、鏡報、每日電訊報……

幾乎所有喊得出名字的報紙,都曾經聚集在這裏。

但時過境遷,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報社選擇離開艦隊街。

最早離開的是泰晤士報,報業大亨默多克引進了美國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他麾下的幾家報紙陸續離開艦隊街,隨後衛報、每日郵報等諸多媒體也都紛紛離開。

到了二零零五年,路透社遷出,最後一家報社離開了艦隊街,巔峰一時的新聞一條街徹底走進了歷史,曾經讓無數傳媒人士趨之若鶩的每日電訊報總部,如今變成了高盛在英國的倫敦總部,而原本林立的報館變成了法院和律師事務所。

艦隊街再往東一些,沃平和金絲雀碼頭,成為了新的報社聚集地。

但是,雖說現實中的艦隊街已然成為了歷史,但艦隊街依舊是英國傳媒的代名詞。

……

在英國,曾經有人這麽形象地描述各大報紙的讀者受眾。

泰晤士報的讀者是治理這個國家的人;鏡報的讀者是認為自己正在治理這個國家的人;衛報的讀者是認為應該由自己來治理這個國家的人;每日郵報的讀者是治理國家的人的妻子;金融時報的讀者是擁有這個國家的人。

而太陽報的讀者並不在乎誰在治理和擁有這個國家,他們只要求三版女郎的胸夠大。

經過了兩百年歷史的發展,能夠從競爭激烈的艦隊街掙紮存活下來的報社,都有自己的一群固定受眾,這導致每一家報社的風格也都是涇渭分明。

但競爭依舊還是十分慘烈,每一家報社在培訓新記者的第一堂課,依舊還是告訴他們當年艦隊街的記者必備武器,四便士和一把刀。

便士是為了打路邊電話,而一把刀是為了捅破競爭對手的車胎。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告訴新記者當年艦隊河畔的那些餐廳和咖啡館的老故事,不僅僅是狄更斯和薩繆爾·約翰遜如何寫作,還有各大報社彼此間如何交流聯系,互通消息。

時代變了,但很多東西並沒有變。

例如,聚集在沃平和金絲雀碼頭的報社們依舊還是在瘋狂地搶著消息。

又或者,各家報社的大佬們會時不時地湊在一起,聊著點什麽事情,只不過,地點會從原來艦隊街那擁擠的柴郡奶酪餐館或咖啡廳,變成了金絲雀碼頭附近的一家高档五星級酒店。

……

……

“什麽時候風向變了?連你們太陽報都開始吹起利物浦的球員了?”

“哈,是啊,難道最近換口味了?”

“要我說,每日郵報轉投捧起了楊陽,我倒是可以理解,畢竟聽說最近他在英國國內女性讀者當中的受歡迎程度很高,超過了穆裏尼奧,成為最受女性歡迎的男人,可太陽報怎麽也變了,難道他也受三版女郎歡迎?”

會議室裏一陣哄堂大笑。

不管是在外面,還是在艦隊街內部,歧視鏈多少還是有點的。

哪怕太陽報銷量最大,可在艦隊街裏面,他們的地位並沒有多高,甚至偶爾還成為彼此調侃的對象,就好像今天。

“制造銷量的需要嘛。”太陽報的斯蒂格·阿貝爾無所謂地說道,“再說了,我們的報道也沒有錯,我覺得寫得挺好的,中立客觀。”

中立和客觀,這兩個詞從太陽報的人嘴裏說出來,多少好像有些變味了。

但在場所有人似乎也都習慣了,笑了笑也就過去了。

……

主持召開這一場集會的是泰晤士報的埃文斯和每日電訊報的亨利·溫特。

這兩個人都算是艦隊街的老人了,而且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利物浦的鐵杆球迷,以至於有人說,想要進入泰晤士報和每日電訊報的編輯部,首先得成為利物浦的球迷才行。

就好像獨立報的編輯部門只接受阿森納的球迷一樣。

太陽報的立場雖然不明確,但明顯更偏向於曼聯,當初費迪南德藥檢事件,就是太陽報一直在發出聲音,為費迪南德辯護。

至於每日郵報,他們的受眾更多是切爾西的球迷,以至於當年才會不惜以二十五萬英鎊的天價年薪,從泰晤士報挖角馬丁·薩繆爾,因為後者不僅專欄寫得好,還是蘭帕德的至交,更是切爾西的球迷。

亨利·溫特則是傑拉德的摯友,最看不慣的就是馬丁·薩繆爾,兩人沒少在專欄中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