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小車、大車與對撞機

就在陸舟開始閉關的時候,外面已經發生了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先從小事兒說起。

第一款基於鋰空氣電池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在滬上成功掛牌,已經推向了市場。

其兩倍於鋰硫電池的恐怖續航能力,以及內置電池中的無線充電技術,一經推出便引發了相當大的話題。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該汽車是比亞蒂集團旗下的品牌。

絕大多數不了解內情的人都沒想到,一款主做平民品牌、走群眾路線的車企,居然走在了逼格無限的寶馬、奔馳、大眾……乃至同樣以新能源為賣點的特斯拉的前面。

這種反差感,著實讓人心中不由生出些難以明言的感慨……

相比之下,作為比亞蒂企業的線下合作夥伴,為其無線充電模塊提供技術支持的嗶嗶充電就要低調的多了。

自從兼並了特斯拉旗下經營充電樁業務的Evgo之後,在滬上地區的覆蓋率達到85%的嗶嗶充電,不但提前完成了今年的業績指標,更是將業務開始向浙省和蘇省推廣。

與此同時,加利福尼亞州的大型商場,也漸漸開始能夠看到嗶嗶充電的標志。

等到加利福尼亞的聚變電站完工,北美西海岸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勢必也將迎來一波高速增長。這麽好的賺錢機會,已經隱隱成為華國充電樁行業龍頭的嗶嗶充電,自然不會放過。

小事說完了再說大事。

就在華國的新能源產業正在高歌猛進的時候,同樣是關乎人們交通出行的大事兒,又一革新新的突破出現了。

即,全球首條真空管磁懸浮軌道列車——金滬線正式通車,連接滬上和金陵。

根據紙面上的數據,該磁懸浮列車的設計速度最高可達2000公裏每小時,試運行期限速600公裏每小時,正式運行後時速會逐步提高至900-1000公裏每小時穩定運營。

當看到了這條新聞時,不少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後者的速度已經追上民航客機了。

從金陵到滬上直線距離僅僅300公裏,按照1000公裏每小時時速計算的話,理論上只要18分鐘就能從滬上坐到金陵。

這速度是什麽概念?

概念就是從滬上的西郊坐磁懸浮去金陵,甚至比從郊區坐地鐵去市中心還快。

這條新聞出來了以後,不少人都調侃稱,這個金滬線通車了之後,金陵變成了滬上的金陵站,滬上也變成了金陵的滬上站。起床起得早了,上班打卡之前,說不準還可以“飛”去金陵喝碗鴨血粉絲湯。

當然了,考慮到車票成本,這碗鴨血粉絲的價格,恐怕會讓不少人心疼就是了。

就在金陵人民和滬上人民喜迎真空管磁懸浮列車通車的同時,連接上京和金陵的京金線也正在修建中。

等到這條線完工之後,金滬線將整個並入京金線中,貫通從上京到滬上的三個省會城市,作為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之間的直通車。

根據有關部委公布的通告,目前在相關單位的規劃中,已經規劃完畢的線路共有6條,對一線以及新一線城市的覆蓋率將達到100%,在京滬線驗收之後將按照時間表依次啟動,最終實現“從東部到西部,從沿海到內地,聯通所有可控聚變電站覆蓋區域”的戰略目標。

等到整個工程完畢,全國人民將正式邁入省際交通比省內交通還快的軌道交通時代。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坐過飛機,就能坐上比飛機還快的交通工具……

從鋰硫、鋰空電池汽車,到全球首條真空管磁懸浮列車通車。

這才僅僅過了三年的時間,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就已經徹底改變了華國人原有的出行方式。

並且,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依舊在持續著。

直到未來的某一天,這種持續的量變,最終達到了質變的臨界點。

等真的到了那個時候,身處其中的人們甚至根本不會察覺到,只是在恍然回首昨日之時,才會忽覺恍如隔世,今身已在曾經遙不可及的未來……

地上的新聞之後,是天上的新聞。

隨著IMCRC第一屆國際高能物理峰會圓滿落下了帷幕,在會議最後,秘書長羅文軒在大會上宣布,月面強子對撞機第三期工程已經完成,采用SG-1材料的超導磁軌已經部署月球表面,預計年內就能完成最後的組裝工作。

情況樂觀的話,最晚明年三月,這台巨型科研工程,就能夠開始第一次試運行。

現在唯一剩下的問題就是,依靠月球上的發電設施,想要滿足這座龐然大物的胃口,恐怕有點不容易。

目前的解決方案是大規模鋪設充電設備,充電三天實驗三分鐘。

當然,也有人提議在月面部署一顆聚變堆芯,但不管是技術之內還是技術之外,都存在著不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