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去領獎(第2/2頁)

至於報告時間,自然是一小時。

就在陸舟關掉郵件,把普林斯頓那場報告會用過的PPT拿出來,準備改一改接著用時,忽然又一個電話打了過來。

這次來電話的倒不是陌生人,而是老唐打來的。

電話剛一接通,熟悉的聲音便從對面火急火燎地傳了過來。

“你把哥德巴赫猜想證出來了?!”

聽到這句話,陸舟愣了下,下意識回答道。

“嗯,怎麽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輕輕嘆了口氣。

“……沒什麽,就是有點驚訝。”停頓了片刻,老唐笑了笑,繼續說道,“今天數學系裏本來在開大會,會開到一半,忽然一本《數學年刊》送了進來。原本我們還在討論今年的招生計劃,結果下半場會議討論的內容,全都變成了你。”

雖然語氣不過是輕描淡寫,但老唐的心中,卻是感慨萬千。

當初陸舟在食堂裏問他梅森素數分布問題的時候,他建議陸舟不要去考慮這些東西,專心往泛函分析和應用數學的方向發展。

結果命運就是這麽的奇妙。

這才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已經成長到了現在這般地步。

對於這位學生,唐志偉很欣慰,也發自內心替他感到自豪。

聽到老唐的說法,陸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這……多不好意思。”

他原本以為自己的那篇論文最多也就幹掉幾篇還沒寫完的論文,結果沒想到把母校的會議都給攪和了。

老唐笑了笑,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而是繼續說道。

“你現在博士學位也完成了,學校雖然不急著你趕緊回來,但這邊還有一本畢業證和學位證等著你。許校長和魯主任都在催我,讓我問問你。我就替他們問了,你打算什麽時候回來把這博士學位給結業了?”

當初金陵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簽訂的關於陸舟的聯合培養計劃,陸舟在普林斯頓完成了博士學位之後,回國做一場報告,便可以拿到金陵大學的博士學位。

原本其實還有一份教職,不過現在看來可以稍微緩一緩了。

關於陸舟打算留在普林斯頓當教授這件事,學校絕對是支持的。

畢竟人才不是RMB,捂在兜裏也不會增值,只有政工出生的領導喜歡幹這種事兒。

其實很多科研出生的校長心裏都有數,國內大學的人才培養再怎麽投入,對尖端科研人員的造血能力,和普林斯頓這種世界強校肯定也是沒法比的。

無論是學術環境,還是硬件設備,這種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就像解決一個重大數學難題一樣,一切都需要數代人的努力。

鼓勵人才去更高層次的平台上汲取科研養分,也是各大高校一直以來的人才培養政策。

與之配套的政策還有海外人才引進,比如千人計劃等等。

而這,也就是所謂的“先送出去,再請回來”。

哪怕年輕的時候請不回來,也能留在那邊,替祖國多培養幾個留學生。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金大出來的學者能在普林斯頓當上教授,那麽金大每隔一段時間至少能多出一個普林斯頓的留學生(原則上同一個大學公派報外導只允許一個),而這個名額在往年是幾乎沒有的。

同時,這個名額哪怕金大吃不到,也不會憑空消失。在同等能力的條件下,華人教授更傾向於招收華人留學生,這幾乎是一種常態了(存在反例)。

不過金大的釋懷倒是多余了,陸舟需要學的東西有很多,也需要海外科研經驗這層資歷,同時普林斯頓的各種資源也能為自己完成系統任務提供助力。

等時候差不多了,他自然就會回去了。

畢竟,他是個念舊的人。

陸舟想了想回答道:“馬上我要先去一趟斯德哥爾摩,不過用不了多久,大概6月初就回來了。”

“斯德哥爾摩?”老唐愣了下,疑惑道,“你去瑞典幹什麽?”

陸舟不好意思笑了笑。

“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