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兩個唐閑終相遇(第2/3頁)

山川依舊是那片山川,只是視線望過去,視野要遠比之前開闊。

這個地方就是伊甸之主為唐閑所精心準備的地獄。

在山道上,唐閑還能看到許許多多的未知的遠古巨獸。

以及那些沒有名字的路標。

這裏是最靠近伊甸聖地的地方,對這個世界的控制力度,也遠遠強過此前的那些世界。

但與過往不同。

之前的唐閑與歧源,都是以純粹的意識形態進入這裏,如今唐閑則是以實質的形態進入這裏。

這也是伊甸之主身為世界的最特殊的地方。

它的神國,並非絕對的現實,也並非絕對的虛幻。只要它願意,這二者可以自由的轉變,或者呈現出共生狀態。

意識形態的他,在這裏只能任由伊甸之主擺布遵循伊甸之主的規則,可現在他能夠對這個世界造成破壞。

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那些路標原本應該填寫了名字才會看到後面的路。

但現在唐閑可以直接看見,甚至看見這一方世界的全景。

他的腳步沒有停,已然是一步便跋涉了無數裏,不斷地逼近聖地。

甚至唐閑已經能夠感覺到,伊甸之主的氣息!

而這個時候,這座巨大的迷宮發生了異變。

天猛然間變得黯淡,陰影籠罩了大地,唐閑擡頭望去,看見的是高空中出現了巨大的方塊一樣的世界。

距離過於遙遠,即便是龐大的一方世界,唐閑也能看到全貌。

但隨著世界不斷的增多,天空中越來越多方塊世界將整個天空遮擋住。

這些方塊世界以緩慢的速度落下,直到落到了某一個高度之後,有些方塊便停住了——變成了浮空的世界。

還有許多的方塊世界依舊在慢慢下沉。

距離那些停住的方塊大約六百米的高度。

這些世界裏雖然也有山脈為主的世界,但卻沒有高峰。

從數萬米的高空上,一共疊了數十層方塊世界。

這一幕在唐閑看來,就像是一座有礦區世界構成的金字塔。

金字塔一層與一層的間隔,也是六百米。

天空中傳來了縹緲的聲音。

“金字塔的體系,其實是一種很健康很合理的體系,盡管現在他們暫時都沒有意識和記憶,但將來會重新分配,重新安排。人生來就是有卑劣之別的,只有將共同的物種放置在同一個區域,才能保證世界的秩序。”

伊甸之主顯然是對自己的未來規劃很滿意。

一個由方塊世界組成的金字塔,它在無意或有意中,成為了另一個秩序者,或者另外一個法官。

唐閑真想吐槽,在古代的網絡小說裏,這種幾重天的設定都是別人玩剩下的。

“秩序?你似乎太過於強調秩序。”唐閑的語氣帶著嘲弄。

伊甸之主的聲音則一如既往的平淡:

“秩序本就該高於一切。”

“那只不過是你害怕人心失控的借口。別來惡心我了,如果你的世界真的那麽好,根本就不會有人反對。”

“只是你們太過愚蠢,並且沒有足夠的力量實現這樣的世界。”

唐閑放棄說服伊甸之主,他不認為自己有漫畫主角一樣的嘴遁能力,這個世界,終究要是要以德服人的。

伊甸之主卻有些不依不饒:

“你應當承認,人類世界裏最久遠的時代,便是統治者奴役下層生命的時代。”

將人分為好幾等,下等人住下層空間,上等人住上層空間,下等人幹著最重的活兒,將大量資源輸送給上層空間的人。

這樣的事情在人類的歷史上有過嗎?

也有過。且在歷史的長河裏,占據很重的一部分。

但人類不斷的改進生產工具,提高生產效率為的又是什麽?

數千年來不斷有賢德之人為天地立心為百姓請命又是為了什麽?

宋缺所追尋的正義,黎小虞在底層時所發出的呐喊,究其根本難道只是為了耍帥?

難道人權的意識覺醒,民眾越發的自由,對上層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是一種文明倒退?

這個世界的確有許多不平等,唐閑沒想過改變什麽。

伊甸之主的世界,看起來很美好。

甚至被奴役被剝削的人也會覺得很幸福。

可這種幸福何其虛假?

人就像機器一樣,被更改了參數。將痛苦視作幸福,將一切都視作幸福,那這樣的幸福意義何在?

即便是每日沒日沒夜的工作,生不如死的活著,也會強行感覺到人生圓滿,覺得這就是自己應該得到的生活。

這樣的世界,有什麽意義?

在底層的時候,唐閑就沒想過要去幫助誰改變命運。

因為作為人類,作為生靈,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最為重要,也絕對不容許被奪走的東西——

思考的自由。

由思考而得出的行為,或許是作惡成為一個法外狂徒,或許是接受時代背景社會背景來盡可能的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