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黎不群與五嶽劍派(第2/4頁)

這場面總讓人想到鴻門宴,一時間所有領主都有些害怕。

黎萬業直奔主題:

“沒想到所有的領主都來了,感謝各位的擡愛,黎某人今日有幸,能與諸位商討如何延續人類的未來,也必將向各位保證,今日之後的人類世界,發展與進步的速度將與往日截然不同!”

沒有掌聲,知道自己的權力要被架空,淪為次級的執行者,無論話說的多麽漂亮,都沒有人響應。

黎萬業卻並不著急,接下來的一番話,他開始細致的闡釋了人類分則弱合則強的原因。

這些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九層,第十層,乃至更高的層級,都有著秩序者用來對抗萬獸的更高的科技。

人類若能集中資源,優先解鎖層級,就能更早讓某個堡壘掌握更為先進的技術。

而這些技術,也不再如同以往一樣,各家藏著掖著,而是大方的公布出去。

由此直接提升整體的科技水平。

如果能做到絕對的公正無私,將聯邦企業化,這的確會讓人類進步速度更快。

但到了領主們這個層級,都不是單純的靠著一腔熱血而活的人。

他們大多老奸巨猾,無論黎萬業的野心包裝的多麽好,也都能窺視到黎萬業的真實動機。

他們在乎的,是利益。

很快黎萬業便開始權力分配。

由低到高,各行各業,黎萬業竟然也在這些天細致的羅列了兩百多個職位空缺。

這些職位即便最低的,也都不可能是尋常天賦者可以達到。

甚至還能將其以家族傳承。

不僅僅如此,黎萬業還將兵權也稀釋了一部分,雖然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以此來作為利益,讓各個堡壘領主們信服。

至於之前堡壘們的掌控權,他更是慷慨的沒有任何僭越,而是讓領主們自治。

只是要求在科技樹上,做到絕對的共享。

等於將世界兩百多個堡壘全部統一整合,其他堡壘更像是三十九堡壘的分部。

分部的部長們擁有前領主的權力,還額外獲得了一些對其他分部的便利。

乍一看之下,大家的權力被稀釋的極少。這一部分稀釋,還得到了審判騎士的大量低價供應,似乎根本不存在吃虧。

雖然沒有明言是三十九堡壘作為最強堡壘——亦即此次代號為“方舟”的人類堡壘。

分蛋糕的環節在黎萬業精準的算計之下,讓很多人無法反駁。

他們只是不希望承認這個世界多了一個帝王。

但仔細一想,如果自己的堡壘始終無法突破第八層,黎萬業可不就是那個帝王麽?

更何況還是以人類未來,這麽大的一頂帽子壓下來。

經過了長達六個小時的激烈探討後,領主們終於同意了黎萬業提出的權力分割與再分配。

除了黎萬業給的籌碼合適,更大的原因是,黎萬業隱隱透露了審判騎士的最終控制權依舊在自己手上,加之內外三層的審判騎士,它們仿佛在宣告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所有領主們敢怒不敢言。最終老練的生存智慧讓他們知道該妥協了。

終於,在這一切探討完後,會議進行到了最終環節——

人類核心堡壘,“方舟”堡壘極其領主的確定。

黎萬業很是公平的說道:

“大家認為哪一座堡壘最有資格成為人類未來渡劫的‘方舟’,盡可以暢所欲言。”

哪有什麽暢所欲言?

這明知故問的一問,不過是為了看看還有哪些領主心中懷著怨恨和不服——方便將來鏟除異己。

在座的領主們大多學精了,一些小堡壘的領主很快就開始說道:

“華夏三十九堡壘,這幾個月來對世界各個堡壘的貢獻,以及各項產出指標,科技,經濟收益都是一馬當先,各個堡壘排名第一。

如果真要選一個堡壘作為方舟堡壘,那必然是選擇三十九堡壘,領主也必然是黎領主。”

權力界可沒有舔狗不得房子一說。

舔絕對是升職加薪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在這位領主發言後,其余領主也紛紛發言附和。

黎萬業的呼聲一時間極高。

黎萬業一臉平靜,目光中帶著謙和,卻又滿含底氣。

黎錚則是一臉驕傲,自己的父親完成了此等壯舉,他自然是驕傲的。

唯有黎小年,憂心忡忡的看著角落某處。

兩百多人的呼聲裏,其實還是有些異類,這些異類是黎萬業自己安排的。

比如有人提名天守閣堡壘作為方舟堡壘,羽根守作為方舟堡壘領主。

有人提名第二堡壘作為方舟堡壘,齊尋年輕有為,適合做方舟堡壘的領主。

這等等之類的,還有好幾個大堡壘連同領主或者下任領主被提名。

但這些大領主哪裏會不知道黎家的小心思?

大勢已去,外面民意如天意,內邊領主見風使舵倒戈之快讓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