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2章 好男兒當殺奴(第3/3頁)

此人就是治所在朝鮮皮島的明東江鎮總兵毛文龍。

在天啟元年至崇禎二年以前,金州、旅順一帶基本上是由毛文龍控制,並且以金、旅為基地向耀州、蓋州等地遊擊,與在鴨綠江邊的義州、宣州等地明軍南北配合,極大的牽制了金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山海關方向(寧遠、錦州)明軍的壓力。

毛文龍未死之前,後金只能在山海關方向對明軍展開一定攻勢,但無論是規模和收獲,都屬於得不償失,繳獲有限。毛文龍死後,已更名為清軍的滿州軍隊卻敢繞關大舉入侵明朝內地,前後五次,斬獲人丁百萬之多,其他物資更是不計其數,極大增強了滿清實力。

由此可見,東江鎮的存在對於明清戰略態勢的重大影響。

毛文龍死後,東江十萬明軍陷入內訌、群龍無首的狀態,將領們忙於爭奪皮島總兵的名號,相互攻伐,對上岸襲擊金軍再也沒有興趣,甚至還主動放棄了陸上的金、旅等地,這就使得毛文龍當年立足皮島牽制後金的戰略完全破產。

東江明軍不敢上岸,金軍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們沒有水師,自然也不會下海攻打明軍,金明雙方就這麽你不管我,我不管你,倒也“其樂融融”。

這個局面一直到明朝滅亡。

魏良臣決定親自來金州接人,便是要實地考察一下遼南地區的海島,看看是否能夠提前建立東江鎮,或在幾個大的島嶼上建立軍事基地,儲備糧食軍械,以為將來大戰同時發展為一條固定的航道,承擔日後遼東、朝鮮的海貿。

他有考慮過現在就進駐皮島,但因皮島實際控制在朝鮮手中,並且距離金州遼南有四百裏,倘若在皮島設海軍基地,一來會惹國際糾紛(朝鮮),二來糧食、兵員、武器不便運輸,所以他傾向的東江鎮所在是隸金州的沿海島嶼。

不過在此之前,他要到金州中左所把人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