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6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4/4頁)

這一切,沈鯉都是直接越過首輔沈一貫獨自行動,令沈一貫大為不快,明白沈鯉如此做的目的就是想取代他。

萬歷曾因國本之爭貶了不少官員,沈鯉認為現在國本已定,應將被貶被免官員起復,但沈一貫卻不同意。萬歷那邊倒是同意了,也發了恩詔,但卻被沈一貫封還。

這事進一步加劇二沈之爭。

沈一貫尋思如何趕走沈鯉,沈鯉同樣也在密謀驅逐沈一貫。

沈鯉的幫手就是李三才。

他授意李三才上書攻擊沈一貫,於是李三才上了一個題為《極陳國家治亂大關疏》,力攻沈一貫。

李三才在疏中說沈一貫這人向來心懷鬼胎,擔心復職官員會報復他,所以阻撓它實施。

又說皇帝的恩詔既已頒發,但又中途擱置,使得天下人和言官們認為皇帝只不過是一時高興說說而已。

萬歷在乾清宮聽太監讀時,拂然不悅,他認為李三才是借言官之口來攻擊自己,是大不敬,便下詔給予李三才罰俸處分。然而,萬歷對於沈一貫陽奉陰違,不積極落實聖諭也是有不滿的。

沈一貫也知自己封還皇帝恩詔有所不妥,便裝病在家,但朝中大事件件皆知。

當聽說皇帝生氣並責罰了李三才,四明相公心中一陣暗喜,連忙給皇帝寫了一封密信,信中提議逮問李三才、沈鯉、郭正域三人,按結黨亂國治罪。

萬歷讀了首輔的密信,大感驚詫,他對掌印太監陳矩說道:“閣老果真病了!簡直是匪夷所思,朕怎能因他的一篇奏言,就隨隨便便逮捕一閣臣、一督臣、一侍郎?”

說完,萬歷抓起筆,在沈一貫的密信上批道:“卿既然患病,稍後聽朕的安排就是了。”

顯然,萬歷是有意讓七十二歲的沈一貫離職還鄉了,畢竟,這位首輔並不是太聽話,尤其在國本上的態度始終讓他介懷。換了別的首輔,東宮儲位怕是至今未定。

要說起來,真正讓萬歷感到放心的首輔還是王錫爵,可惜,卻是不能再起復了。

司禮掌印太監陳矩和東林黨的關系十分緊密,雙方自有聯絡渠道,很快遠在鳳陽的李三才就從陳矩那裏得知了皇帝的態度。

不愧是東林智囊,李三才從中看出皇帝對沈一貫已經十分不滿,徹底趕走沈一貫、打壓浙黨的機會到了。當下火速寫了一篇奏疏,疏中強調由於沈一貫心胸狹隘,造成首輔與次輔沈鯉不合,致使政令不暢。並揭露了沈一貫貪贓,收受若幹賄銀等。

遠在無錫的顧憲成鼻子一樣靈敏,馬上也寫信給在京的東林官員,讓他們一起發難,務必擊倒沈一貫。

東林黨人、吏科給事中陳良訓、禦史孫居相等立即行動起來,散布“四明大勢難久!”的謠言。

在李三才的指揮下,東林把控的科道紛紛上疏參劾沈一貫“結黨”、“奸貪”,事情越鬧越大,沈一貫在朝中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了。

不久,沈一貫在內外的壓力下,終於告退回原籍浙江。自己告退總比皇帝趕自己走的好。

不過臨行前,沈一貫顧慮到沈鯉若留在內閣,會對浙黨官員不利,便派人收買皇帝身邊的內侍,授意他們可在皇帝面前,多說沈鯉的不是,使沈鯉不能安其位。萬歷本來就有些嫌沈鯉入閣之後把個閣事鬧的亂紛紛,索性也把沈鯉趕走。

沈一貫成功拉沈鯉下馬後,又擔心李三才日後肯定會飛黃騰達,升任總憲,那時東林黨一定會取代浙黨把持朝政,於是便授意親信門人瞅準機會就參劾李三才,尤其是一定要阻止其升任總憲,或入閣理事。

讓四明相公驚喜交加的是,就在他回鄉一年後,李三才突然因為盜取皇陵木被皇帝下旨貶為平民了。

這無疑是天降甘霖,樂的四明相公多喝了兩杯。

而這件事,便是魏良臣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