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4章 天有龍虎像,意聖人出(第2/3頁)

外面卻來報,說是參謀司給下命令來了,要輜重營馬上選撥兩標人馬渡江至鎮江參加皇軍聯合軍事演習。

參謀司?皇軍聯合軍事演習?鎮江?

郭大風有些迷糊,好像聽二呆說搞了個什麽皇軍新編制,編制裏有個叫參謀司還是參謀本部的玩意,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都得受參謀司的管轄,可一直以來舅姥爺也沒見到個參謀司的活人啊。

這冷不丁的派人來發號施令,還要他輜重營選兩標人馬去參加鎮江的軍演,這讓在儀征撈的正爽的舅姥爺一肚子意見。

可是來人除了自稱是參謀司的外,還有二呆子的親筆信,由不得舅姥爺不信。磨磨蹭蹭的,搞了半天,總算是召集起兩標人馬,讓他們隨自己到鎮江去參加什麽演習。

輜重營幾乎是清一色的肅寧子弟兵,從營官到最下面的隊長,都是拉人頭發展的下線。

大家夥一條心的跟著家鄉最傑出的青年才俊魏二呆升官發財,單論團結,遠比其余各營人馬要強。

可是除了一開始的軍事訓練,輜重營上下就沒真正見過仗,就連武器裝備都是欠缺,就現在全營能湊齊的裝備也僅夠一個標滿員使用,余下兩標要麽少兵器,要麽少甲衣,要麽就是幾人合用一把刀。

好在,輜重營嘛,管的就是後勤的事,大家夥主要就是搞運輸,行軍也好,打仗也好,都有其它營頂在前面,所以武器不全不是問題。

現在卻要拉到鎮江去參加軍演,上上下下就有點發虛。而且,誰去誰不去也是個棘手的事。

去的人,肯定要損失一筆。

這就扯皮了,三個標總你說讓他去,他說讓你去,各有各的理。

舅姥爺琢磨這事不去肯定是不行的,二呆那孩子翻起臉來也嚇人。最後,把一幫他老人家親自發展的下線召集一處,然後做了一個最公正的決斷。

那就是抽簽。

抽到的去,抽不到留在這。

抽簽,倒也公平。

抽中的沒話說,事情倒也湊合過去。

直到傍晚時分,輜重營兩標三百余人馬才從馬王廟那裏開出來,等到了江邊都一片黑了。

郭大風找海軍的人商量,說是天太黑,不如明天再上船出發。

海軍的人倒也是膽大,說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弟兄們在朝鮮跟日本人拼命的時候,哪個沒到海裏紮上幾圈。長江上行船算什麽,天黑也不打緊。

帶隊的海軍軍官說魏公公和參謀司的人催的緊,明天輜重營必須趕到鎮江,否則不僅是輜重營要軍法從事,海軍也要跟著倒黴。

“鎮江那出啥事了,怎麽好端端的要搞什麽軍事演習?”郭大風是費了好半天功夫才明白軍事演習是個啥意思。

“鎮江城那幫龜孫子不把咱們公公放在眼裏,公公要這幫龜孫子見識見識咱們皇軍的厲害呢。”

一聽這話,舅姥爺也是火冒三丈,反了他的天咧!這世上還有不把太監放在眼裏的,得,什麽也別說了,鄉親們趕緊上船,去給咱魏公公爭口氣,也為咱皇軍爭口氣去!

同樣的場景也分別發生在另外兩處地方,伍福銘在收到軍令後,立即將散在附近的官兵收攏,一隊隊的登上海軍的運兵船。

身為魏公公的親姐夫,王有福如今是步軍左營的標總,王家幾兄弟也都在左營當差。上了船之後,王有福就把兄弟幾個叫在一起,說小舅子叫人給刁難了,等到了鎮江之後,兄弟幾個啥也別說,都使了勁的幹它鎮江城。

王家幾兄弟當然沒話說,托魏良臣的福,他們兄弟幾個最差的也是當的伍長,聽說等天子聖旨下來,皇家海軍正式組建,到時要論功行賞,屆時只要是報上去的都有實印官做。

等到了那會,兄弟幾個就算真正的同人頭地,揚眉吐氣了。

……

金山寺始建於東晉年間,此寺說它在鎮江城中吧,它又不在。說它不在鎮江城,又在。

之所以如此,原因便是鎮江城依山而建,又扼江防,故自有鎮江城以來,金山等制高處便為鎮江城防體系重要據點。

“因山為壘,緣江為境”,就是鎮江城防的最大特征。

鎮江城相較揚州不同,它的城防體系有三重,最內重是東吳時建的鐵甕城;第二重為唐宋羅城;第三重也就是外城便是洪武初年修建,萬歷十二年加以鞏固的府城。

三道城防體系將鎮江左近山頭全包在裏面,嘉靖年間鬧倭寇,便曾有兵馬駐於金山,設有炮台二處。也是得益“城包山”這一特征,鎮江城中的居民想上金山寺拜佛燒香,直接就能去,而不必出城繞上一圈。

這金山寺可是江南最有名氣的寺廟,號稱禪宗之正宗。中國所有寺廟山門都是坐南朝北,唯金山寺朝西,意為向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