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0章 河東奴 河西虜(第2/2頁)

少年郎手中這份邸報就是他家裏從縣裏六房買來的。不過邸報上記載的事情一般都是一月前或兩月前的,不是即時信息。在明朝,也做不到當天事,當天就天下知。

張炳在家時識字不多,入宮後為了往上爬,和內書堂出來的那幫狠人競爭,倒是用心跟人讀書,認了不少字。寶鈔司的公文都能自行處置,邸報上的東西當然也看得懂。

粗略掃了眼少年所說的那條消息後,張炳暗自點頭,這件事他在京中時就曾聽聞過。

上個月,遼東巡按熊廷弼向兵部尚書李化龍上了條陳,認為眼下遼東最大的敵人是建州女真,條陳上說“今為患最大,獨在建奴,將並北關以圖開原,而宰賽、暖兔等酋哄然並起,河東之擾尤甚十倍河西。”

所謂河東和河西,乃是以遼東三岔河為界。河東有奴(女真)患,河西則有虜(蒙古)患。

熊廷弼向朝廷奏稱河東奴患現在比河西的虜患要嚴重,明軍在河東的遼陽、沈陽、鐵嶺等地各自孤立,難以相互呼應,萬一河東有事,廣寧駐軍馳援,則河西蒙古諸酋必乘虛而入,所以朝廷應該在河東一合適地方設萬人左右精兵駐防,以隨時應急。

若不能,則應在山海關屯駐重兵,作為薊州鎮和遼東鎮共用的一支機動精兵力量。

熊廷弼身為遼東巡按,上書朝廷自有他的是處,只不過這條陳並沒有被兵部采納,原因是熊的方案耗錢太多,足要三十多萬兩銀子。爾今國庫經三大征,哪還有錢來供熊廷弼實施這一計劃。

並且,兵部不認同熊廷弼的意見,他們以為河東奴患不過小事,女真內部自相攻伐,難成氣候。朝廷只要繼續平衡他們便是,大患還是河西的蒙古人。

兵部將這道條陳壓了下來,沒有當回事。車駕司那邊按例登錄邸報,如此,天下人方才了解此事,不過看法不一。

張炳沒想到這位要去京城國子監學習的少年竟然對邊事還感興趣,有些好笑,放著好好的舉人不去考,關心這個做什麽。

正要隨便說幾句應付這少年,風雨中,卻有幾道身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那幾道身影很是亮眼,正是“手執繡春刀,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