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多功能電子教室(2)(第5/7頁)

陳柏都笑了,他不過是幫齊政吸引點領民,隨便幫一把這些難民的孩子而已。

三年義務教育聽上去牛逼,但本質上其實也就是修了個學舍,招了點難民的學生,普通鄉紳都能辦到,又怎麽可能保證那趙太子和使臣能百分百贊許一聲

他用來答題的,一直都是他招收的這些學生。

只不過現在說出去,估計也沒有人信。

至於太子蛟依葫蘆畫瓢修學舍,也是好事,讓他修去吧,也算造福一方了。

以前是每天“山君”和齊政去封地。

現在變成了陳柏和齊政去封地。

當然陳柏再也沒上過齊政的馬車了,用的廷尉府自己的馬車。

“也好,誰願意時刻面對那張死人臉。”陳柏嘀咕了一句。

說來奇怪,兩人明明同路,但完全跟陌生人一樣。

現在去齊政封地的路上,人流可不少,都是去看孔雀和那一山兔子的,那山儼然已經成了野遊的最好去處。

陳柏也專門觀察過那些粗茶鋪子,生意還算不錯,勉強度日肯定是行的,總比吃了上頓沒下頓,顛沛流離好。

這樣過了半個月,期間,齊政有好幾次發信息問他渡劫渡完沒有。

陳柏心道,等學舍修好,他自然就出來了。

這段時間,有好些難民決定遷戶籍入齊政的封地了,光是難民的學生都有30多個了,這還是限制了每個家庭招收一個,還有年齡限制的情況下。

其實實際遷籍的更多,當然也有故土難離或者其他什麽原因的,只是暫時在這裏做工,時間一到就會返回家鄉。

齊政也找了一落魄先生,等學舍修好後,教這些孩子識字識數,這也足夠了。

現在學舍也快修完工了,是一棟古生古色的院子,依靠山腳,旁邊溪水涓涓,還頗為有些意境。

其中,陳柏讓留出來一間頗大的學舍,他準備用來做多功能電子教室。

現在反而是陳柏最忙的時候。

這間學舍的裝修得他一個來弄。

設備也得他一個人來安裝,都差點將陳柏累趴。

無論是裝修還是安裝設備還有很多不會的,都得現學。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可是一人收了10兩黃金的束脩,每五天才上一天課,要是放在現代,也是奢侈到不行。

哪怕除了給學生買一些學習材料,再除去給齊政的那部分,他現在的荷包也是挺肥的,半月前,他還是個窮光蛋來著。

學舍落成,齊政還專門來看了一次,可惜全程無交流,本來還想帶他去看看他布置的多功能電子教室的。

……

大乾歷十五年春,春季的最後幾天,天氣已經變得炎熱了,路邊的樹枝上,葉片都開始打卷兒。

一輛輛馬車正在往上京城外走,上面多是年齡不大的小公子。

前面幾輛,馬車上還趴著狗,吐著舌頭,車上的小公子將隨身攜帶的水袋中的水倒在手心,然後笑眯眯捧給狗喝。

今天之所以這麽多人,是因為陳柏的學舍開課了。

路其實並不好走。

等到了齊政的封地,遠遠地都能看到那兩座山峰。

其中一座,已經長滿了葡萄藤,不過葡萄架還沒有搭夠,只是先將葡萄種在了地裏,免得真被曬幹枯了。

這些葡萄藤都是老藤,種在地裏,加上時節適宜,都發芽抽葉了。

聽說還沒來得急上架的葡萄藤的新葉都被兔子啃了好些,齊政最近正讓人加班加點的搭葡萄架子。

山腰其實已經搭好了不少一圈一圈的架子,整座山看上去完全不像以前的荒涼。

等葡萄藤再抽長一些,葉片再多一些,在這些架子下面納涼一定很有意思。

此時,陳柏也在齊政的馬車上,不對,應該是山君。

今天他是以山君的身份來授課的,他覺得除了這授課日,其他時間他還是影遁的好。

靠近兩座山峰,就能清楚地看見那溪流邊上的學舍。

古生古色,因為才修好,看上去十分的不錯。

天氣實在有些熱,加上路上顛簸,一群人額頭上都是汗水。

陳柏先行一步,在前面等著這些學生。

等這些學生下了馬車就熱鬧了,“哎呀,溪邊有兔兔,在喝水。”

幾只狗狗看見陌生動物也比較興奮,不過被繩子牽著也沒到處跑。

陳柏看著牽著狗子的幾個小正太,臉上也是一抽。

不過誰規定上課就得手背背上,坐得筆直?

當然自由一些的課堂有自由一些的好處,規矩森嚴的課堂有規矩森嚴的好處。

陳柏教的本就不會是四書五經,這些規矩倒是不用,那些正經文學,上京文院的先生自會教他們,也會比他教得好。

除了上京來的27個小公子,現在還有43個難民家的孩子,一共70個學生。

不對,他們家遷籍進齊政封地,已經不能稱為難民了,而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