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禍國殃民的太後 37(第2/3頁)

“這樣,哀家想到要如何做了,派人帶上他們,將他們帶到全國各地,尤其是那些貧苦的鄉村中,讓他們直接去聽聽老百姓的心聲,同時,還要將他們屢次刺殺哀家的事,詔告天下,讓他們完成這段特殊的遊歷後,將他們合家遣回原籍吧!”

這個主意的確很妙,就是有口氣憋在心中,讓人咽不下。

“太後,這般做的話,豈不是太縱容他們了,犯下此等誅九族的大罪,最後卻這樣輕輕揭過,若引來後來之人起效仿之心?”

洛薇擺擺手道,“這叫攻心為上,若是換了別人,哀家也不會這般輕饒他,可這位黃祭酒,唉!”

“自打皇帝成年大婚後,局勢就越來越有些復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見洛薇搖頭嘆息,劉忠禮心情復雜,他少年早慧,向來十分受人追捧,自負在年輕人一輩裏,無論是才華與能力,都是最頂尖的存在。

直到他摘得科舉狀元,有幸通過太後的面試,成為待詔閣的官員,成為輔助太後處理政務的助手之一後。

他才發現,他那些所謂的才華與能力,和這位與他年齡不相上下的太後比起來,簡直是螢火之光,同日月之輝間的差距,百聞不如一見,自此,他才有了真正的切身體會。

自打兩年前,年滿十八歲的皇帝大婚後,不僅宮內又多了一位女主人,在某些有心人的鼓動下,外界也逐漸傳出,要求太後還政的聲音。

反倒是那些與皇帝一同長大的伴讀,作為皇家學院的首批畢業生,大多都陸續步入仕途後,對這種聲音十分抵觸。

與外人猜想中的,認為洛薇將皇帝養在深宮,是存了私心,有意將皇帝養廢不同。

這些個皇家學院的學生,對於太後如何費心的教育皇帝,甚至直接派重臣教導皇帝政務的事,不僅親見,還曾親歷。

從小在異常優越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皇帝倒是不懦弱了,被養得風光霽月,氣質高雅,品性也很高潔,待人也很友善,性情柔和,才華出眾。

可最關鍵的是,皇帝從小就點偏了技能點,特別喜愛音樂與繪畫,在這方面特別有天賦,洛薇初時因存私心,還有意縱著,請來最好的老師來給他們授課。

可再怎麽存私心,洛薇都沒有忘記,讓人教他了解袁國上下各方面的信息,民生經濟方面的事務,且將這些設為必修課,畢竟他是皇帝,就注定要與這些打交道。

結果,在這些方面,他是完全沒有興趣,畏這些課程如虎,任憑胡德安與錢尚宮再怎麽努力,都掰不過來,初時還能安慰自己他還小,不懂事。

可長大後的皇帝,不僅沒有因為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身份,而對那些改變態度,反而有些變本加厲的架勢。

這是朝堂中的大臣們,人盡皆知的事,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們,也知道這事,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借機發揮,畢竟對他們而言,一個好掌控的皇帝,可比洛薇這個太後可愛多了。

咽下這口氣,用這種攻心之策,不僅能給洛薇刷一波美名,還能從某些,拉攏住一部分人心。

就是這口氣,實在有些難咽,可洛薇自己這個當事者,已經將這些置之度外,一切都以大局為重,劉忠禮雖心有不甘,也只能接受。

剛回到後宮,就見皇帝與皇後大步迎上前,雙雙伸出手,想要扶住她,皇帝口中焦急的問道。

“母後怎麽才回來?兒臣聽說您遇襲,都快擔心死了,您怎麽樣了?是誰敢這麽膽大包天,竟敢試圖傷害母後,兒臣一定饒不了他!”

“是啊,母後,這麽大的事,您怎麽還留在外邊,不趕緊回宮呢?您去外面,實在太危險了!”

洛薇邊掙開,邊回道,“你們給哀家打住啊,哀家還沒老到需要人扶的地步,就這麽點事,看你們大驚小怪的樣子,怎麽?還想禁哀家的足啊,我看,是你們膽包天才對!”

皇帝袁靖不好意思的撓頭道,“是兒臣們擔心太過了,還請母後見諒,可您實在要小心啊,曾外祖那邊,其實有兒臣代您去就可以,可您非要堅持自己去,您看,多危險啊!”

袁靖是真的非常擔心,政事方面沒學好,明辯事非方面,他學得還是很不錯的。

小時候去給洛薇請安,或是他自己想見洛薇時,無數次親眼見到,她是如何的繁忙,如何的辛苦,給他帶來過極大的沖擊,讓他下意識對那些生出排斥之心。

周圍但凡有人鼓動他要親政,不管是任何人,都會被袁靖給趕走,這就是他的態度。

他知道自己當不好皇帝,可他的養母卻做得很好,好到讓他,可以安心的鉆研自己的愛好。

所以,袁靖恨不得親自詔告天下,告示所有試圖借他的名頭生事的人,不是太後不還政,是他堅持不願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