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求簽(第2/2頁)

自己比眼前這小丫頭還像個女人,這讓雲郁有點尷尬。

“我是不是見過你?”

雲郁感覺這人有點面熟,他一向記性好。這也得益於刻意的練習,元郁習慣性會記住見過的人模樣,哪怕只是大略的一眼,也會有印象。

他想起來了。

“你是那個宮女。我在東華門見過你。”

雲郁道:“上次忘了問你,你叫什麽名字?”

阿福有些受寵若驚。她記得上次見他,根本沒敢擡起頭,沒想到他居然會認得自己。這人記性也太好,注意力也太強了點。阿福趕緊自報了名姓:“奴婢姓韓,叫韓福兒。”

雲郁道:“韓福兒,你出宮來做什麽?”

他有些調侃的意味:“不掃地,不擦桌子了?我上次看你抱著笤帚不放,還以為你有這愛好呢。”

阿福臊的恨不得把臉埋到肚子底下去:“奴婢是要去寺廟裏求平安符的。”

雲郁隨口問了一句:“靈嗎?”

阿福是個老實人,竹筒倒豆子似的,立刻一股腦兒地說了,跟在韓愛女面前一樣,說那菩薩多靈多靈,說那老和尚人多厚道。旁邊雲郁的侍從都聽笑了,雲郁居然沒笑,說:“巧得很,本王也要去求根簽。不如你給我帶路。”

阿福驚愕地住了嘴,以為自己舌燦蓮花,把樂平王都忽悠動了。

這聽著咋不像真的呢?

雲郁看她眼神不信:“看我喝醉了?我沒醉。帶我去你說的那個寺廟。”

他從腰間的錢囊裏,拿出一小塊碎銀子,遞給阿福:“這是賞你的,收好。”

阿福真是撞了八百年都修不來的大運。

京中有那麽多知名寺廟,樂平王不去,偏要去她去的那座小廟。這是什麽道理?阿福趕緊答允了,狗腿子似的在前面奔跑帶路。她兩條腿轉的比馬車輪子還快,雲郁從馬車中瞧見了,心想,這丫頭,倒比狗快。

阿福以為雲郁是說笑,沒想到他真是去求簽的。

他也不要人跟隨,下車後,把隨從撇在寺外,自己獨自進了寺廟。僧人看到有客來,便出來迎,雲郁打點了香火,走進正殿,找了個圓蒲團坐下,便問僧人要了簽筒來。

“施主要老衲幫忙,還是要自己來?”老僧人看他容止,便知道是貴人來到。

雲郁道:“自己來吧。”

“那施主請便,老衲就不打擾了。”

僧人拿了三個簽筒,筒上寫的有字,分別是“姻緣”、“功名”、還有“親緣”。

雲郁先是拿了那個寫了親緣二字的簽筒,搖出一根,拾取一看,是根下簽,簽上題有四句詩。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雲郁只覺這詩有些悲意,卻也未解。

琢磨了一會,他又拿起那個功名二字的簽筒。

卻是個中簽。

“衣冠重整舊家風,道是無窮卻有功。掃卻當途荊棘刺,三人約議再和同。”

雖是中簽,意倒是好的。

最後他才隨手從姻緣的簽筒中拈了一支。

“星辰光燦爛,河溪一路通,牛女才相見,淚後各西東。”

是下下簽。

兩個下簽,一個中簽,實在算不得好。

阿福在殿門口探望。雲郁看她模樣,團團喜氣,一臉福相,心裏有些不信,扭頭喚她道:“你過來。”

阿福聽到他喚,巴巴地過來。雲郁指著簽筒問她:“你不是也要求簽嗎?簽筒在這,搖一根試試。”

阿福也不認字,隨便拿了那個寫有姻緣二字的簽筒。

雲郁倒沒想到他不認字,心裏只說:這丫頭好厚的臉皮,當著陌生男人的面,就在這求起姻緣來了。

阿福將簽筒一搖,就搖出一根紅色的上上簽!

她歡喜壞了,拿起簽文,自己看了看,又看不懂。平常有老和尚在一邊給她解簽,這會和尚又不在。她四下望了望,又有些赧然羞愧地看向雲郁。

雲郁明白了,哦,這丫頭認不得字。

雲郁道:“我替你瞧瞧。”

阿福恭敬地把簽遞給他:“殿下你瞧。”

雲郁拿在手上一看,直接念出來了。

“開天辟地作良緣,吉日良時萬物全。若得此簽心歡喜,月下老人紅線牽。”

這簽文甚俗,沒念過書的阿福也聽的懂。聽雲郁念完四句詩,阿福喜笑顏開。雲郁面無表情地瞥了她一眼,把簽還給她,心道:“就這土丫頭還開天辟地作良緣,月下老人該不是酒喝多了。看來求簽這種事,一個字也信不得。”

雲郁看她已經求了個紙符,拿在手上,眼睛還盯著那竹簽瞧呢。雲郁感覺白來一趟,無甚意思,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