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4頁)

康熙原本不想見胤禔,然而,當康熙聽聞梁九功向他稟告稱大阿哥前來此求見他是因為大阿哥有兩道洋人的題目不會解,這才特來向他求教,康熙略微皺了皺眉,便吩咐梁九功將大阿哥傳了進來。

胤禔先按照規矩向康熙行了禮,而後便對康熙解釋道:“皇阿瑪,兒臣今日在杭州的街市上發現了一家頗為有趣的洋行,還在洋行中認識了一對漂亮的兄妹。

這對兄妹不過五六歲的年紀,卻極為聰明伶俐,不僅會彈奏西洋樂器,而且還會說幾個國家的洋文,連數學幾何題都會做。”

胤禔一邊說,一邊將胤祥寫給他的那兩道題呈給了康熙,“皇阿瑪,那個小男孩兒還出了這兩道題給兒臣,說這兩道題是他的師傅英國數學家艾薩克·牛頓先生教給他的。

依兒臣看那個孩子不像說謊之人,而這兩道題也頗有難度,兒臣實在解不出來,因此特來向皇阿瑪求教!”

康熙聽聞胤禔所言,哪有心思去看手中的兩道題,當即便關切的詢問道:“你認識的那兩個孩子名字叫什麽?”

胤禔笑著向康熙解釋道:“回皇阿瑪的話,當時兒臣只顧著與兩個孩子說話,由於相談甚歡,竟然忘記問這兩個孩子的名字了。

之後,兒臣特意詢問了劉掌櫃,這才得知這兩個孩子姓王,是洛氏洋行東家的一雙兒女。”

胤禔生怕康熙聽不明白,又連忙向康熙解釋道:“據劉掌櫃所言,洛氏洋行的東家有兩個人,一位東家姓洛,一位東家姓王。因此,這兩個孩子雖然是洛氏洋行的小主子,兩個孩子卻不姓洛,而姓王。

只可惜劉掌櫃為人古板得很,無論如何也不肯透露兩個孩子的名字,對洛家倒是頗為忠心。”

康熙聽到此處,已經肯定胤禔口中的兩個孩子一定是他今天在茶館二樓的雅間裏向街上望時看到的那對兄妹無疑了。

更何況胤禔還是在洛氏洋行中遇到這兩個孩子的,掌櫃的又說這兩個孩子是洛氏洋行東家的一雙兒女,這難道還會有錯麽?

更何況,據胤禔所說這兩個孩子不僅會彈奏西洋樂器,而且還會說幾個國家的洋文,連數學幾何題都會做,如此聰明伶俐的孩子,倒是與暗衛口中描述的洛明的夫人王氏的一雙兒女一模一樣,而且,這兩個孩子更像極了他的胤祥和鈺珩。

康熙低頭看了看手中的兩道題,發現這兩道題的確頗有難度,其中這道數學題他還會解,但另一道題就連他也不會做。

但康熙自然不會告訴胤禔他不會做這道題,卻忽然問起了另一件事。“你看見那對兄妹的時候,對他們印象如何?”

提起那對漂亮可愛、聰慧過人的兄妹,胤禔臉上的神色都柔和了下來,“那對兄妹的確十分招人喜歡,不僅生了一副萬中無一的好相貌,而且又十分聰明伶俐。

想來兒臣與他們兄妹倆也是有些緣分的。不然,兒臣也不會在洛氏洋行遇見他們,更不會覺得他們十分面熟,倒像是在哪裏見過他們似的。

而且,兒臣一看見那對兄妹便覺得十分喜歡,那個小男孩兒尤為招人喜愛,一直跟在兒臣身後‘叔叔、叔叔’的喚個不停。

兒臣見到這兩個孩子以後便忍不住想道,倘若兒臣日後的兒子和女兒也能像這對兄妹一樣聰明可愛,那兒臣便心滿意足了!”

康熙起初聽胤禔說起他覺得那兩個孩子十分面熟,倒像是在哪裏見過他們似的,覺得與他們十分投緣,心裏頓時頗為歡喜。

康熙暗忖原來胤禔也和他有同樣的感覺,都覺得這兩個孩子十分面善,對他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然而,當康熙聽到胤禔後來說的那一番話,卻不知不覺的擰緊了眉頭。

什麽叔叔?那兩個孩子怎麽能喚胤禔作叔叔呢?應該喚哥哥才是!

再者,胤禔竟然還說希望他的孩子們可以像這對兄妹一樣聰明伶俐、漂亮可愛,這實在有些太過分了!難道胤禔就沒發現他與那對兄妹這般相處的時候差著輩份嗎?

康熙從前從來都不覺得他比蜜菀年長十五六歲有什麽問題,然而,此時康熙卻忽然發現按照年齡來看,他與蜜菀之間也差著輩份呢!蜜菀做他的女兒都是可以的。

這一發現令康熙心裏頗為煩悶,不由自主的便越發擰緊了眉頭。

胤禔見康熙眉頭緊鎖,還以為康熙正在思索那兩道題目。胤禔不敢打擾,只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等著康熙解答題目。

然而,康熙此時正在想著心事,根本沒有在動手解題。胤禔見康熙竟然只盯著那兩道題目出神,半天也未曾動筆寫一個字,心裏不禁有些打鼓。

胤禔暗自後悔不該貿然將這兩道難度不確定的題目拿給康熙解答,萬一這倆道題目太難,連康熙都解答不出來,那麽,豈不是會令康熙覺得十分沒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