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6頁)

康熙與蜜菀一起用過晚膳後,便去書房批閱奏章,蜜菀在寢殿內和橘貓玩兒了一會兒,親手喂橘貓吃了一些他喜歡吃的小魚幹,之後閑來無事,便吩咐素心找了幾塊質地舒適的上好的布料,親自動手為尚未出生的小寶貝縫制幾件嬰兒穿的小衣服。

書房之中,康熙批閱了幾個奏章之後,便冷笑著將朱筆扔在了禦案上。

近日來明珠和索額圖在朝中爭來鬥去、各不相讓,實在令他頭疼。

索額圖是索尼的三子,雖為庶子,卻也是當今太子的親叔公,個人也頗具才華與能力。

而納蘭明珠在議撤三藩、收復台灣、抗禦外敵等幾件重大國事中,與康熙的想法不謀而合,一直堅定的站在康熙身後,支持康熙的決定,在平定三藩叛亂、收復台灣等幾件國之大事中皆做出了許多貢獻。

可是,納蘭明珠與索額圖一向不和,相互仇軋。索額圖生性霸道,時常在朝中排除異己,與李光地過從甚密;而納蘭明珠則為人謙和、樂善好施,擅於拉攏朝中新貴,在暗地裏構陷政敵,與徐幹學結成一派。

康熙雖然寵愛太子胤礽,對太子寄予厚望,但也不能允許索額圖在他正值壯年之時便早早的為太子籌謀打算,在朝中結黨營私。更厭惡索額圖與明珠因為個人私利互相爭鬥,在朝中再掀黨*爭。

去年三月的時候,康熙帝對眾位大臣列舉索額圖不端行為:其一,索額圖之弟心裕素行懶惰,屢次空班,索額圖卻從輕處置,只罰俸一年。其二,索額圖之弟法保懶惰,被革去內大臣職務,隨旗行走,但仍不思效力贖罪,在外校射為樂,索額圖身為兄長,卻未能盡到教訓之責。其三,索額圖自恃巨富,日益驕縱。

當時康熙為了敲打警告索額圖,當即便下旨降了索額圖和他兩個弟弟的官職,革心裕鑾儀使、佐領,仍襲一等伯,革法保一等公,革索額圖議政大臣、內大臣、太子太傅,仍任佐領。

康熙原本以為經過這件事情,索額圖會受到教訓,沒想到索額圖依然不知收斂,在朝中繼續和明珠爭來鬥去,如今竟然又上了一道奏折,參明珠為謀私利,暗中勾結朝中大臣,欲扶持與其有親緣關系的大阿哥與太子爭奪儲君之位。

簡直是一派胡言!

康熙自然知道明珠與惠妃納喇氏的確有些親屬關系。算起來,惠妃納喇氏是明珠的堂侄女,她所生的大阿哥胤褆便是明珠的堂外孫。

可是,明珠與惠妃不過是遠親,一向並無什麽深厚的感情,私下裏也並無往來。人精似的明珠一向是無利不往的,他何必冒著被皇上厭棄的危險,去扶持一位與他關系並不親厚的大阿哥去和皇上看重的太子爭奪儲君之位呢?

盡管康熙並不相信索額圖對明珠的刻意構陷,但索額圖的奏章卻讓康熙敏銳的覺察到如今他的皇子們才剛剛長大,朝中的大臣們便已經有人開始不安分了。

康熙年幼登基,當時朝中大權皆在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輔政大臣手中,康熙為了能夠盡早親政,奪回朝中大權,只能依靠後宮嬪妃的位份平衡前朝勢力,以此達到他早日親政掌權的目的。

然而,如今早就已經大權在握的康熙卻逐漸開始厭惡前朝大臣與後宮嬪妃及皇子阿哥們之間的這種無法割斷的血緣關系,康熙一想起歷史上種種外戚專權幹政、皇子爭奪皇位而引發的悲劇,便覺得不寒而栗。

康熙沉默了半晌,方才為了太子暫時沒有處置索額圖,只是在索額圖參奏明珠的奏折上用朱筆寫下了“知道了”三個字。

梁九功見康熙臉色陰沉,便知道康熙此時心情不佳,只恭恭敬敬的為康熙換了一杯剛泡好的碧螺春,放在了康熙的手邊,之後便弓著身子退到一旁繼續裝壁花去了。

康熙批了半天的折子,的確有些口渴了。康熙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發現梁九功為他沖泡的是碧螺春,便又想起了如今正在幹清宮寢殿裏等著他回去的蜜菀。

康熙想到蜜菀如今就在不遠處的寢殿裏等著他,心中竟然湧起一股奇異的甜蜜與安心。康熙想起蜜菀腹中所懷的孩子,忽然對這個孩子有了一些與其他皇子們不一樣的期待。

在康熙看來,蜜菀是漢女出身,他雖然推行滿漢一家,但也沒想過要冊立一位生母是漢女的皇子為儲君,既然如此,康熙索性打算將蜜菀所生的兒子和女兒只當成是自己的子女疼愛,讓他們在他和蜜菀身邊承歡膝下,保證他們一世榮華富貴、平安喜樂也便是了。

康熙想到此處,不禁對蜜菀腹中的孩子又多了幾分期盼。康熙心想蜜菀的容貌長得那般出眾,她所生的孩子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容貌定然都是極好的。

無論是一個俊美活潑的小阿哥,還是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公主,只要是蜜菀為他所生的孩子,他都一樣愛若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