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頁)

王國正和黃氏被和尚的話驚得一愣一愣的,遂叮囑家中仆從不可將和尚說的胡話傳揚出去,就連黃氏的母親要接蜜菀過去住幾日都被王國正夫婦以女兒年幼、身子虛弱為由婉言拒絕了。

夫妻二人想著那和尚的話雖然說得瘋瘋癲癲、不著邊際,但畢竟事關女兒的終身幸福,再小的事情也是了不得的大事!還是寧可信其有,注意避忌一些為好!

況且,黃氏的母親與黃氏的兄長同住,黃氏的兩個侄兒只比蜜菀大個兩三歲左右,最是頑皮無忌的年歲。

按照那和尚所言,蜜菀若是見了兩個兄長,與他們同住一個屋檐下,只怕對彼此都不好,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歡樂不知時日過,十年光陰轉瞬即逝。轉眼間便到了康熙二十三年,蜜菀在王國正和黃氏的寵愛下,已經出落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美若天仙的曼妙佳人。

當真是以花為貌,以月為神,以玉為骨,以雪為膚。眉如翠羽,齒如含貝,肌如白雪,腰若束素,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蜜菀渾身上下只除了一雙美麗的杏眼與黃氏有些相似之外,其精致的美貌已經遠遠超越了王國正和黃氏,說她是姑蘇第一美人也不為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蜜菀生的嬌小玲瓏,渾身上下無一處不美,就連一雙玉足都生的十分嬌小,只比那纏足而成的三寸金蓮略大一些,若是穿上那坡跟的繡鞋,倒像是纏了足似的。

黃氏越看女兒越覺得喜歡,暗自慶幸幸好當初她心疼女兒,沒有為女兒纏足,讓女兒白遭一次罪。

蜜菀不僅生的美貌無雙,讀書習字、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刺繡、烹飪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蜜菀從小便精力充沛,對什麽事情都感興趣,都想要試一試,偏偏她又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凡事一學即會,因此便學得多了一些。

就連王國正都忍不住誇贊蜜菀,“倘若菀菀是一個男兒身,以菀菀的學識才華都可以去考狀元啦!別的不說,就說菀菀那一筆好字,就足以令天下間許多男子望塵莫及了!”

每當此時,黃氏都會極為得意,開心得笑的合不攏嘴,“我生的女兒自然是極好的!我的菀菀可是天底下最貼心、最孝順的女兒啦!也不知我前世是一個怎樣的大善人呢?竟然能有此天大的福氣,得了菀菀這樣出色的女兒!”

蜜菀從小就喜歡侍弄那些花花草草,無論多麽珍稀名貴、難以成活的花被蜜菀隨手一種,便能夠長得極好。

蜜菀自從聽父親王國正提起每當黃河泛濫、天災降臨的時候,百姓們都會沒有糧食吃,甚至還會出現餓莩載道、易子而食的慘絕人寰的悲劇。蜜菀心中難過之余,忽然靈機一動,冒出了一個念頭。

既然她種花那樣厲害,能夠隨手養出“十八學士”、“八仙過海”那樣名貴的茶花,要是她能夠研制出讓一畝地多產糧食的方法,再借由父親之手將種植莊稼的方法傳揚出去,以後若是再遇上饑荒之年,百姓們也可以少挨一些餓,少吃一些苦啦!

王國正和黃氏對蜜菀一向極為寵愛,見蜜菀有這個興趣,自然是支持的。黃氏便將自己陪嫁的莊子給了蜜菀,由著她去折騰。沒想到蜜菀用了兩三年的時間,竟然當真折騰出了一些門道。

金秋十月的蘇州極美,蜜菀卻無心欣賞美景,只惦記著她莊子上被她做實驗的那幾畝地,便央求了王國正和黃氏,允許她去莊子上小住幾日。

黃氏讓伺候蜜菀的劉媽媽和紅袖、綠珠兩個丫鬟跟著蜜菀。蜜菀抱著自己心愛的橘貓,將自己平日裏用慣的筆墨紙硯、常看的書收拾整齊,命紅袖、綠珠都帶著了。王國正親自將女兒送到了莊子上,看蜜菀安頓好了方才回來。

蜜菀先去看了看她圈起來做實驗的那幾畝地,被她精心選育而成的稻米長勢極好,按照這個勢頭,這些稻米的產量比去年將明顯有所提高。

蜜菀不由得心情大好,打算這幾日便命人將這幾畝地的稻米收割了,看看收成究竟能比去年高出多少。

綠珠和紅袖兩個小丫頭與蜜菀同歲,正是活潑好動、愛玩鬧的年歲。綠珠和紅袖興致勃勃的告訴蜜菀,莊子上的那幾顆橘子樹上的大橘子已經成熟了,蜜菀便帶著綠珠和紅袖兩個人摘了一些,除了留了一些給王國正和黃氏以外,又賞了一些給莊子上的仆從。

黃氏的乳母宋媽媽的兒子和兒媳正是負責照看莊子的人,兩人得了蜜菀賞的橘子之後,便立刻拿了兩個大個兒的橘子給了兩個小兒子。

兩個小子不過六七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皮猴兒一樣在家裏根本呆不住,兩個孩子一人拿著一個大橘子便跑出去玩兒了。

兩個孩子有說有笑,一邊跑一邊比誰手裏的橘子個兒大,竟一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人的身上,手裏的大橘子便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