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薩特尼庫姆歸降(第2/2頁)

一天之後,薩特尼庫姆守軍正式向戴奧尼亞投降,而羅馬獨裁官卡米盧斯也在宣布投降之後病逝。

他病死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城,所有的羅馬將士以及薩特尼庫姆的居民都陷入悲痛中。

開城的時候,卡米盧斯的遺體放在馬車上,最先被馱載出來,後面緊跟著羅馬士兵隊伍,他們面容悲戚,神情緊張,並且身上沒有穿戴盔甲、也沒有攜帶武器,只是一身縞素。

戴奧尼亞士兵個個全身戎裝,手持盾槍,用亞麻布蒙住口鼻,昂首挺胸的排列成兩行密集的縱隊,從城門口一直延伸到新建的營地,中間是寬敞的通行大道。

羅馬將士沿著這道路前行,快到盡頭時被攔住。

戴弗斯帶著眾將領來到馬車前。

戴弗斯望著平躺在馬車中面容枯槁的卡米盧斯遺體,他鄭重的向這位前世歷史中的羅馬之父行了三鞠躬,身後的眾將和大臣們自然也有樣學樣。

原本有些不安的羅馬將士見到這個場景,雖然不明白這個動作的含義,但也能深深感受到戴奧尼亞的國王和大臣們對卡米盧斯的尊重,於是相繼安靜了下來。

這時,同樣蒙著亞麻布的戴弗斯轉身面對戴奧尼亞將領和官吏們,拉下口罩,郎聲說道:“卡米盧斯,羅馬公民,自成年之後就不斷參與羅馬同周圍城邦的戰爭,並且在戰鬥中屢立戰功。20多年前,羅馬人實力增長,轉而開始進攻他們最重要的敵人——維愛,當其羅馬他將領都對攻取維愛城束手無策之時,羅馬元老院委派卡米盧斯擔任統帥,他經過精心的籌劃,最終攻下了城市規模並不小於羅馬的維愛。

但是他的功績卻受到了某些羅馬公民的妒忌,於是有人在公民大會上控告他貪汙和褻瀆神祇,結果不明真相的民眾居然通過了這個提議,按照羅馬的法律,罪名成立,他將會被驅除,卡米盧斯得到這個結果雖然憤怒,但他還是接受了這個處罰,離開羅馬,定居在附近的拉丁城邦。

十幾年前,凱爾特人大舉南侵,並且占領了羅馬。卡米盧斯心憂母邦,號召拉丁姆地區民眾起來反抗凱爾特人的侵略,在與凱爾特人的戰鬥中,逐漸組織起一支大軍,並最終擊退了凱爾特人。

當羅馬人為感激卡米盧斯光復羅馬、而賜予他巨大的榮耀時,他卻在思索羅馬人如何在以後的戰鬥中戰勝強悍的凱爾特人,於是他沒有坐享功勞,而是選擇了一條艱苦的道路,他要改革幾百年的軍事傳統,創建一個新的軍事制度,使羅馬軍隊更加強大、更富戰鬥力。

最終,他成功了,改革後的羅馬軍制訓練出來的羅馬軍隊在同周邊勢力的戰爭中屢屢獲得勝利,而每次羅馬遇到困難和危險,民眾首先想到的就是卡米盧斯,而卡米盧斯不顧已經年邁的身體,屢屢響應元老院的號召,帶著羅馬公民東征西討,戰無不勝,使得羅馬在光復之後不過10年,就成為了意大利中部的霸主、其他種族的夢魘。如果——”

戴弗斯望著馬車上鮮紅色的羅馬軍旗,感慨地說道:“如果,在意大利的土地上沒有我們戴奧尼亞王國,或許羅馬這個被台伯河哺育的拉丁城邦,在卡米盧斯奠定的新的軍事體制的武裝下會繼續強大,甚至成為意大利的霸主,西地中海的霸主……”

在戴弗斯身後的阿明塔斯、馬托尼斯、利紮魯等將領聽到這話,心中略顯不服,但在這種場合,他們哪裏敢冒然出言打斷。

而在馬車後方的奧盧斯聽到這話,卻愣住了,他沒想到戴奧尼亞國王對羅馬如此看好,心中似乎突然有點明白:為何戴奧尼亞國王竟然敢無視迦太基的進攻,親率大軍來進攻同戴奧尼亞王國沒有直接利益沖突的羅馬。

但是羅馬真的會有像他所說那麽好的前景嗎?奧盧斯悠然神往,但回想到目前的處境又忍不住重重地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