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至尊老頭(22)(第2/2頁)

“……兒臣定然不負父皇所托。”

四皇子回府同正妃和大小側妃一說,大夥抱頭痛哭幾場,四皇子還老老實實地去上任了。

這一上任,同還留守的畫院老畫師交流探討幾日,四皇子還真的做了些實在事兒,派人從外地找回了幾位大畫師,這些人當初還是想方設法才出京避禍的……出了京就遇到各種變故,有一貧如洗的,有艱難渡日的,也有在老家當田舍翁的,有回京的機會,基本上還是樂意回來的。

四皇子呆在畫院的時日多了,資源又豐富,也跟著拿起了畫筆,寫意白描,揮毫潑墨,倒也有所成就……十幾年後的四皇子成了有名號的大畫師,這又是後話了。

再說二皇子和三皇子。

他們聽說四皇子回京之後,無不在心裏罵了一聲奸老幺。

四皇子的資本太少,所以放棄的也容易。

可他們不行啊!

享受習慣了自己的地盤自己做主,再讓他們回去俯首貼耳,被過去看不上的庶出侄子踩在腳下……這怎麽受得了?

他們就想裝死,等等看,興許能出奇跡呢?

然而沒過兩月,朝廷頒布的新稅法成了打破虛假和諧的□□。

新稅法按地收稅,而不是按人頭收稅。

人口難統計,而地是有限的。

二皇子三皇子占據的都是富庶大城,他們在的三年,就勾結地方官,將稅收截流了大半。

但根據新稅法,地方官收不上來稅,那就是瀆職,立地免官。

很快新任官員就來上任……隨同一道的,還有護送的大軍。

三皇子惦量一番,終於認了命,也帶著全家回了京城。

二皇子卻算著老頭子年事已高,皇太孫只是微末黃口小兒,拼一拼,沒準能爭到呢?於是拉起了一支號稱五萬人的軍隊,占了據五縣之地跟朝廷搞對抗……

還寫了信,召他兒子司世焓前來幫手,當然了,他敢真刀真木倉起事,也是覺得有這麽個兒子手握精兵呢!

司靜航都沒下令剿滅造反的二皇子,就是讓朝廷的軍兵,圍而不打。

司世焓也當了一回逆子,不但沒帶著精兵去投奔他親爹,反而親自入朝,長跪為父親請罪。

司靜航寬慰這個孫子一番,派了皇太孫司世燁上內戰前線。

這三年多,司靜航一直在培養司世燁這個繼承人。

在京城的幾次摸底大普查中,司世燁那是親自同小吏們一起,挨家挨戶地搞宣講,分發憑證的時候也是親身參與,光是一天經由他點名發放出去的憑證就有幾百張。

在與底層平民百姓打交道方面,在三皇孫裏,司世燁是做得最好的。

這次帶著心腹人手去到前線,司世燁對於如何打動普通百姓,已經是心裏有數了。

嚴整軍紀,不犯百姓,甚至還會讓軍醫幫著看病,軍士幫著做點小活……閑來請老百姓看看大戲,再看看畫院畫師們的新作。

不管是大戲,還是連環畫長卷,都圍繞著相似的主題。

當今陛下,聖明天子,是如何帶領大晉軍民,打敗來勢洶洶的北蠻的!

陛下愛民如子,為了給村裏和城裏的窮苦人減稅,這才想出了新稅法,新稅法怎麽算稅呢?這裏有一個順口溜,大家對照著就知道以後還用不用繳稅,是多繳還是少繳?

二皇子占的這塊地盤,它的財力是有限的,因為對峙,本地的物產運不出去,外地的用品運不進來,時日一長,各種麻煩就來了。

而皇太孫的那些攻心之法,也越來越見成效。

平民百姓偷偷溜去給朝廷那邊報信的,是成百上千。

二皇子每天一睜眼,就能聽到壞消息,哪個縣的十個村子全投向了朝廷了。

這特娘的還怎麽打?

等地盤快剩下一半的時候,二皇子咬著牙,出兵開戰,半點懸念都沒有的輸了。

最後實在是眾叛親離,二皇子自己也躺平任擒了。

二皇子臉皮厚,覺得再怎麽樣他是親兒了,而且他的親兒子司世焓也給老頭子效力的,老頭子不可能殺他的。

老頭子司靜航其實很想弄死這個憨憨!

就因為他腦子不清楚,害死了多少軍民?

但還真就讓二皇子料著了,司靜航不能殺這家夥,起碼不能讓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司世焓心裏有疙瘩,二皇子再差勁也是司世焓親爹,而且司世焓不像那倆沒人疼沒人愛的庶出,他可是無法無天長大的。

司靜航琢磨了一番,廢二皇子為庶人,著進皇家禪寺出家為僧。

讓一個心中有著帝王夢的男人當和尚,這懲罰其實還挺到位的,二皇子郁郁了幾年就圓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