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爭執不休(第3/3頁)

剛剛經歷了近乎聲嘶力竭和絞盡腦汁的辯論,亞歷山大有氣無力地問道:“達魯,你發現了什麽?”

達魯揮動著手中厚厚的演算稿,大聲說道:“我從數學上嚴格推導出了誤差永久存在,換而言之就是‘達魯測不準原理’!”

“測不準?”

眾人喃喃的念著,湊在一起開始觀看達魯努力的成果。

很快,格爾圖學派內部的爭吵開始了,亞歷山大和布魯堅決認為這種測不準是波粒二象性的理論體現,而提出者達魯認為這就是電子的粒子性導致的,和波動性無關。

他們大吵了一架,吵著吵著,布魯和達魯竟然紅了眼,達魯如同鬥牛一般的怒吼,最後竟然轉過身去,哭了出來。

婁西盧不得不安慰二人,居中調停,最終讓他們師徒關系和好。

眾人身心俱疲,一個念頭繚繞在他們的腦中,電子究竟是個什麽東西!

第三天,亞歷山大頂著熊貓眼對眾人說道:“電子也好,光子也罷,在某個觀測的時候,不可能擁有兩種性質,電子打在屏幕上時呈現的是粒子性,因為屏幕也是觀測儀器;當電子通過雙縫時,它會呈現波動性,在空間上嚴格按照泰勒斯波動方程走。

如果我們強行在兩個縫上裝上‘超級探頭’,看看到底電子從哪個縫中經過,那麽對不起,這種觀測從一開始就默認電子是粒子,所以會如願以償的觀測到電子通過其中一個縫隙。”

眾人按照亞歷山大的預言進行了驗證實驗,一切竟真如亞歷山大的描述,亞歷山大帶著自信的表情說道:“電子到底是什麽,其實無關緊要,那是一種不可測的狀態,既然無法觀測,也就沒有意義。

你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閉上眼,電子就像雲霧一樣遵從概率波函數在房間舒展開,等我們一睜眼,它就瞬間探索成一個粒子。

所以說,是人為的觀測決定了電子的性質,不光是電子,我們整改時間都如此,如果某個事物不能給定一種觀測手段,那麽這個事物就沒有任何意義。

時代已經徹底變了,不用質疑什麽決定論,因果已死,決定論早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