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打開魔盒(第3/4頁)

三年之後,仍然是銀心附近,格爾多羅來到了這裏,作為一位史詩巫師,星河聯盟議會授予的星河十大傑出青年巫師,年僅六十的他決定瞻仰目前巫師世界最偉大的三個建築。

一位氣質形象俱佳的女巫踩著高跟鞋,懸浮在半空,裙角飄搖,聲音悅耳。

“我們的正前方就是超維計算方體,它是由一百億神魂計算機組成,看起來就是一個如鏡子般光滑的正方體,事實上它表面的光滑程度遠遠強於普通鏡子。

超維計算方體與幻想鄉世界的主體氤氳直接相連,直接將幻想鄉世界的時間流速加速到一百比一,更將幻想鄉世界的時空極大拓展。

而且神魂計算機是真正的不朽級計算機,理論上即使沒有幻想鄉,也可以用神魂計算機創造出一個無比真實的虛擬世界。”

望著超維計算方體,格爾多羅的眼眸閃爍著火焰,他似乎發現自己事業再次騰飛的契機。

“神魂計算機創造虛擬世界?”

他心中的漣漪又起。

飛船漸漸靠近超維計算方體,望著那肉眼觀察無比光滑的表面,反射銀心的光輝以及飛船的形態,嘴角一絲弧度。

在介紹四分超維魔力環和魔法聖殿時,格爾多羅的心思已經飛走,飄到了自己的事業中。

五日之後,飛船經過兩次曲率躍遷,回到了阿西娜行星,格爾多羅當即開始發動關系,收購神魂計算機,他要利用神魂計算機嘗試著建設屬於自己的私人幻想鄉。

第一個找到的技術支持就是他的好朋友,公司的股東亞歷山大,然而很遺憾,亞歷山大的實驗進入了關鍵時刻,沒有精力和時間幫助他。

亞歷山大只是一名黃金巫師,但他也是專業素養極高的黃金巫師,他的夢想就是打開原子,不是道聽途說,而是憑借普通巫師的手段甚至凡人的手段,觀測肉眼絕對無法觀測的原子內部。

命運是如此的神奇,就在亞歷山大一無所獲之際,他在學術雜志《電磁》上看到了一則很短的實驗報告。

一位名叫普呂克斯的一環巫師,在一次實驗中將一個玻璃試管中的空氣抽的非常稀薄,然後在試管兩頭裝上電極板,借用魔法在電極板加上了幾千泰勒的電壓,結果發現陰極對面的試管壁上閃爍著綠色的輝光。

奇怪的是,沒有任何東西從陰極試管上發射出來,那麽綠色輝光究竟是什麽?

就是一個如此簡短的報告,作者甚至沒有給出答案,因為他也不知道答案。

電磁波或者粒子,波或者粒,無非是這兩種。

整個巫師世界,波動論幾乎占據了統治地位,光是波,電磁是波,輻射是波,引力是波,巫師們認為或許波就是這個世界的一切。

著名的電磁學奠基人傳奇巫師泰勒斯在這篇實驗報告上附了簡短的實驗,祂把陰極射線管置於磁場中後發現綠色輝光會發生偏轉,雖然沒有說明,但是絕大多數巫師都認為這就是一種電磁波。

泰勒斯的學術地位毋庸置疑,雖然近些年祂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人性鬥爭,反對《神靈奴役法案》,希望推行更加溫和的《神靈歸化法案》,盡可能的同化和包容神靈,建立一個多元巫師文明。

但是祂的主張不受歡迎,巫師們對建立博愛包容的多元文明沒有興趣,他們更多是信奉自我,信奉異類定異心,對異類的態度是壓榨、奴役和毀滅。

雖然人性鬥爭沒有什麽建樹,甚至泰勒斯的夫人布萊尼婭都站在了祂的對立面,但是祂在電磁學方面的權威無人質疑。

這篇實驗報告似乎也就此完結,電磁波,就是這樣。

但是亞歷山大不這樣想,他不迷信權威,只相信自己,他認為這可能是種粒子!

他巧妙的改變了泰勒斯的實驗,在陰極射線管的前方加入了一個振蕩磁場,並在磁場前加了一個熒光屏。

改變磁場的強度,測量熒光屏上粒子的位置,就可以計算出這顆粒子荷質比,也就是帶電量和質量的比例。

亞歷山大在大學期間一直精修數學,在這一刻得到了很好的反饋,一切的努力皆有收獲,他通過極其復雜的演算,得出這種粒子帶負電,其質量也遠遠小於原子。

所以這是一種嶄新的粒子,他撰寫了一篇論文《陰極射線》,在結尾處寫道:“偉大的傳火者艾斯大人曾借助大源的恩賜,‘看’到原子的內部解構,也就是原子核與電子的模型,今天我用陰極射線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漆黑的原子內部,確實存在著一種更小的粒子,那就是電子!

凡人也可以探索微觀,就算我不是黃金巫師,只是一位普通的凡人,只要有足夠的力學和數學修養,就有可能發現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