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無不能生有(第3/3頁)

祂將論文放在一邊,在古樸的羊皮紙上繼續寫著,如果有人靠近也許會發現“相對……”幾個字。

並沒有大源的反饋,推論方法也過於籠統,這一切讓托馬斯備受質疑,他也極其痛苦,但他仍堅信自己的觀點正確,也許這類人都有些許偏執。

唐娜略微擔心的看著沉浸在實驗室中,頭發再次變成雞窩的托馬斯,略微擔心的對貝蒂說道:“老師,托馬斯這樣子會不會有問題啊?”

貝蒂笑了笑說道:“我欣賞他的觀點,你也認可的他的觀點,剩下的就是他自己更加努力的證明這一觀點,而我們要做的也是同樣如此。大源沒有反饋,不代表就是錯的,也可能是我們的論證不夠完整,與其擔心他,不如把精力投入實驗。”

三個月後,托馬斯的又一篇論文在貝蒂的支持下在《魔法》期刊刊登,論文名為《有機運動及其與新陳代謝的聯系》。

他明確指出:“無不能生有,有不能變無”。

“在死的和活的自然界中,這個能量永遠處於循環轉化的過程之中。任何地方,沒有一個過程不是能量的形式變化!”

他主張:“熱是一種力,它可以轉變為機械效應。”

這一次顯得底氣更足,因為托馬斯成功引起了大源反饋,雖然並不強烈,但這次大源反饋足以讓他從一名法師轉化為具有魔法天賦的巫師,雖然天賦資質很差,可這是最佳的證明。

論文中還具體地論述了熱和功的聯系,推出了氣體定壓比熱和定容比熱之差*****等於定壓膨脹功**的關系式。

這一公式的出現非常重要,由此可以計算出定壓下氣體加熱所需要的功,他還認為泰勒斯發電機的實質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這一系列的觀點都指向一個目標,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而這就是貝蒂的學術目標,雖然實驗的繼續,貝蒂越來越覺得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各種元素反應其實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而這被尊崇“生命力”理論的巫師強烈反對,他們無法接受生命力其實是一種元素反應,是因為吸收了氧和食物,轉化為了熱。

反對聲最強烈的論調,就是這種過程無法解釋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