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邏輯學(第2/2頁)

“我們還要弄明白概念和一般語詞的關系,所有的思維都是借助語言表達,語詞是表達概念的聲音和符號,是概念的語言形式,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兩者是有所區別的,這裏不展開了。”

“我也感覺有區別,但是具體哪些區別,你的學生為什麽不講清楚。”拜仁有些抓耳撓腮的向彼得抱怨。

“我會建議他會後詳細寫一本書,論述概念,到時候可以高價賣給你。”彼得略微諷刺拜仁道。

“那你一定要建議他寫,我巴不得學到邏輯學,我覺得你撿到了大便宜,這樣天才的弟子,你教不出來。”拜仁“真香”的回答,同時嘴巴不忘打擊彼得。

彼得沒有再答話,繼續專心聽艾斯講什麽是概念。

“下面,我講一下什麽是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也就反映了具有這種本質屬性的對象。因而概念有了客觀的內容和確定的範圍。概念的內涵就是概念的本質屬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範圍。

舉個例子,‘城邦學者’這個概念,內涵是指公認的學術成就高超且被文教廳授予學者徽章的人,它的外延則所有被公認的學術成就高超且被文教廳授予學者徽章的人,無論你是研究魔物、研究律法還是研究算數。”

“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具有確定性和靈活性,因為概念來源於人對事物的認識,人對事物的認識在一個階段是穩定的,在連續的時間會深入和發展,因此……”

“概念是有種類的,有單獨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負概念……”

“概念之間存在關系,因為概念反映的客觀事物存在各種各樣的聯系。根據外延是否重合,可以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

“限於時間,我今天只講述什麽是概念,和概念間的關系。只有保持客觀中立的研究思維,運用邏輯基本知識為工具,才能摒除先驗思維和臆想思維,用理性思維的研究學術,謝謝大家。”

艾斯走下台,整個會議室靜悄悄的,過了好一會,響起來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