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陽光燦爛的日子(第2/3頁)

把這只死去的蟑螂從長尺星系帶到這裏也是試驗的一部分。

他確認了這只被浸染的蟑螂不會汙染自己的身體,至於神魂方面,因為沒有直接接觸暗物之海,結論還不得而知。

凝純仿佛實質的劍意從他的指間淌出,像水一般覆蓋著蟑螂的屍體,確保不會被高溫燒毀,同時也確保裏面的孢子之類的事物會逸散逃走。

井九靜靜看著掌心的蟑螂,眼睛越來越明亮,仿佛發出了兩道光一般,視野裏的畫面急速擴大。

借著源源不斷的仙氣,他把劍心調動到極致,真正達到了觀察入微的境界。

用個不是很合適的比喻來說,他這時候的眼睛就像是一台雙鏡筒透射式電子顯微鏡。

如果將來他的境界能夠再高一些,劍意再強些,劍目說不定能夠變成更高級的觀測設備,就像沈雲埋的眼睛一樣。

當然,那是後話。

……

……

視野不斷放大,中間曾經有過幾次暫停。

井九看到了幾只活著的血拇,稍作觀察,意念微動便做了抹殺。然後他看到了活著的孢子,數量不多,但模樣有些可怕,整體是圓形的,表面密布著觸手,看著像是某種病毒,又像是他曾經見過的那些母巢狀怪物的微縮版本。

那麽這些孢子是怎麽產生的?他的視線繼續往孢子的細微處去,然後看到了一片塵埃。

最早期的透射電子顯微鏡能夠看到晶態物質的原子結構,但無法看到生物材料的原子層面,這涉及到粒子轟擊的問題。

他的看法終究與電子顯微鏡的原理不同,觀察更加直接,確認那片極小的塵埃是某種特殊類型的粒子片段。857基地以及聯盟科學院的相關研究,也早已確定了這一點,但現在的普遍看法是,那些粒子是主宇宙裏慢速中微子的某種變形。

這種說法無法讓井九滿意,因為這還是沒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這種變形究竟從何而來?而且人類到現在都無法捕捉到中微子,憑什麽做出如此輕慢的決定?還是說科學界承受著整個文明的壓力,只想先拋出一種可能?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井九結束了觀察,從那只死去的蟑螂身上收回視線,沉思片刻後把手伸進了太陽裏。

伸進太陽裏,這只是一種比較詩意的說法,準確來說就是他把手伸進了光漿中。

有些奇怪的是,他的手在那片炙熱而明亮的光漿裏停了很長時間,不知道是在掏弄什麽,還是在感受什麽。

事實上都不是,他的手在不停往太陽深處去。

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不是恒星光線的緣故而是本身的顏色,甚至顯得有些痛苦。

這是極其罕見的事情。

要知道南趨老祖用劍崩掉他耳垂的時候、補海的時候,他的臉上都沒有任何表情。

如果知道沈雲埋在追求痛苦這種感受,他一定會建議對方來這裏試試。

又過了很長時間,他的右手終於從太陽深處收了回來,蟑螂屍體早已消失無蹤,只留下幹凈無比的掌心。

這樣的滅殺才算徹底,他很滿意,起身向著太陽外面飛去。

穿著高溫炙熱而危險的日冕層,來到外面的太空裏,他轉身望去,看到了這顆太陽的全貌,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她說來人間一趟,要看看太陽。

他來看了。

……

……

飛到離太陽不遠的某處宇宙裏,解除符文,取出藍色連帽衫,戴上銀邊眼鏡,他便從赤裸的太陽之子變回了聯盟軍方的首席顧問先生。

經過某個小行星,他回到了烈陽號戰艦上。

烈陽號戰艦一直停在太陽與那顆高質量伴星之間的宇宙裏。

大多數官兵受到軍功獎勵,乘坐轉運飛船去星球度假,戰艦裏顯得有些空曠與冷清。

當然,這些事情與井九沒有關系,他直接去了艦上的實驗室,打開工作台便開始紀錄數據。

今天他的手伸到了恒星深處,接觸到了以往人類無法接觸的世界,掌握了真實的第一手數據,對科學界來說,這些數據便是真正的瑰寶。

那些數據在光幕上不停出現,其中一些形成一道曲線,那是氫核聚變的一些非常態表現。

就在這個時候,烈陽號戰艦忽然收到來自遠方度假星的一道能量波動。

那道能量波動在光幕上也形成了一道曲線,居然與井九記錄的那道曲線有些相似。

問題是度假星上怎麽可能會有太陽誕生?

烈陽號的控制系統這時候才發出尖銳的警報聲,艦長穿著睡衣匆匆走到指揮大廳裏,看著警報系統裏的提示,神情驟變。確定顧問先生回到了戰艦,他毫不猶豫向著艦首的套房沖去,但當他推開艙門的時候,卻發現裏面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