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回下 戍孝全孝別故君 孝嗣仗義辭舊主(第3/8頁)

卻說小森但一郎高宗和木曾三介季元帶領一千多名士兵從大冢城回來,稟告犬阪下野道:“方才大石憲重的頭領反橋雜記和丁田畔四郎帶領二三百名殘兵來接收城池,其頭領聽說是被釋放的大石源左衛門憲儀,並有網阪四郎相隨。因此我沒有答應,指責他說:‘源左將軍雖是此城城主大石氏的嫡子,但從去年長期被俘,是刑滿釋放的罪人,網阪四郎和他一樣。怎能將此城交給刑滿釋放的源左將軍呢?應該交還扇谷將軍。你先向後撤退,待把城交給扇谷將軍派來的反橋和丁田,我們撤出之後,你自可進退自如,現在不能讓你進城。’憲儀聽了很生氣,他嘟噥著說:‘那麽我就去河鯉城迎接管領。’他說著讓反橋雜記分給他一些人馬,便驅馬和網阪四郎一同去了。我同季元將城池交給了雜記和畔四郎,便帶領原來人馬回來了。”他說罷木曾三介季元又補充了一些那裏的情況。這時妙真、音音、曳手和單節從後堂退出來,向犬阪告知方才的事情,胤智聽了含笑道:“小森君的做法和妙真與音音夫人的寡欲,皆是忠義的本色,我非常高興。交還城池的時間已經到了。”他說著先讓士兵把浦安牛助友勝找來,對他說:“今日我們交還城池退往稻村時,若這四個女子與我們同船,恐怕以後有人議論。你原是同這幾位勇婦烈女共立大功之人,同船送她們回稻村如何?讓猿岡猿八同二三十名士兵跟著。”他如此匆忙吩咐,友勝沒有異議。高宗、季元和妙真、音音、曳手、單節,歡談了一會兒對議和的喜悅後,便退下去做準備。這時胤智又將此事吩咐給猿八,說很多船都在柴浦拴著。音音等四個女子與犬阪以下的頭領告別後收拾好行裝,便同猿八帶領士兵出城,在柴浦登舟。此時音音喚船夫過來說:“我們到大茂林有事情,在那裏靠一下船。”船夫們領命立即啟航,不久船便到那裏,音音讓個士兵把海苔七夫婦找來說:“你們沒有忘記去年十二月初八之事吧?我是那個漂流到這海邊的奄奄一息之人,經過你們的救護才得以活命。我們用計戰敗了敵人,如今和這些人同回安房。我是裏見將軍的家臣姥雪代四郎之妻音音。同船的那三位女人是犬江親兵衛大人的祖母妙真夫人和我的兩個兒媳曳手和單節。你們知道此事可以做為日後的話題。現在路上也無何報答你們的東西,就先把它收下吧。”她說著把河堀夫人賜給她和曳手與單節的那三套唐山織的絲綢夾襖拿出來送給他們,妙真把她那件也作為獎賞拿了出來。海苔夫婦被這個情景驚得呆了半晌,他們手捧著衣裳如同做夢一般,滿面笑容地道謝,音音急忙攔阻道:“我等還要趕路,有功夫請到稻村去。再見!再見!”船又順風劃了出去,海苔七與妻子站在那裏目送著。有關海苔夫婦之事,後邊便不再提。

再說巨田薪六郎助友同小幡木工頭東良之獨子小幡木工太郎東震,帶領二三千名士兵來到五十子城,他將多數人馬留在城外,只同東震帶領一百多名老兵,緩慢進城。犬阪下野胤智讓內葉四郎去迎接,他同小森高宗、木曾季元、千代丸豐俊、小水門堅宗等與助友和東震相見。彼此寒暄過後,告知河堀夫人和貌姑公主安然無恙。於是交接城池,做法與犬村大學所做的一般無二,便不再敘。當下犬阪下野把投降的城兵都交還助友,一個不帶,他只將原來的所部分做三隊,其中兩隊由高宗、季元、豐俊、堅宗做頭領,三隊士兵都出城後,助友在城外的人馬才慢慢進城。一出一入秩序井然,毫不混亂。犬阪在柴浦備有許多船只,所以便都去往那裏的海濱。這日扇谷又派白石城介重勝為接收忍岡城的頭領,由入間三三和松山三十為副,帶領一千多士兵從昨日深夜離開河鯉城去往忍岡。

在此以前犬山道節忠與便同印東小六明相、荒川太郎一郎清英做了移交城池的準備。他派人去穗北將議和之事告知落鲇余之七有種,命那裏幫助防守的五百雄兵都回忍岡。落鲇有種立即帶領家仆小才二、世智介和一百多鄉民來到忍岡,與道節和明相、清英等一同會面。道節便將這次議和的經過,和已與巨田助友說好穗北及鄰近的四個村歸有種所有之事,告訴他後說:“請你與我等共去稻村,如以裏見將軍為靠山,今後才可以放心。”有種聽了說:“在下也素有此意,然而東西和解,你等回了安房,我鄉之人很危險,十分令人擔心。我先將家眷安置一下,然而再去稻村。”他這樣推辭,道節回答說:“言之有理。”正在閑談之間,白石重勝等帶領士兵前來接收城池。道節先讓重勝和入間三三、松山三十與十幾名隨從進城,他同明相、清英、有種等與重勝等相見。道節說:“此城是這位有種僅以一臂之力便攻下來,雪了會稽之恥。今日已經議和,自然要歸還,但穗北五個村乃有種私人所有,想以此城換取那五個村。此事日前我已同助友大人談過。不知你們知之否?”重勝聽了答道:“根據助友的啟奏,已拿來我君定正的證書。”他說著拿出來遞給了道節。道節接過去打開看過後說:“那是有種自己的莊園,並非扇谷將軍之所賜,雖無須此證書,但有與忍岡交換的文字記載,對子孫後代有用,好好收起來吧。”他說著遞給了有種,有種也看過後,對重勝互道了初次見面的寒暄。交還城池之事既已辦完,道節便同明相、清英、有種等撤出忍岡城,由扇谷的士卒接管,白石重勝和入間三三、松山三十等共同駐守此城。道節準備了許多船都在兩國河邊,跟隨道節的士兵有馬淵場九郎的余部和武藏、相模的野武士,他們不願留在此城,想做裏見之民,所以跟在道節之部下,據說有九千多人。道節帶著他們去兩國河,有種帶著鄉人一同送至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