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回 白川山代四郎救公主 談講谷親兵衛射大蟲(第4/4頁)

且說犬江親兵衛騎在馬上緩緩往白川山走去,還沒走上二裏路,就日落天黑了。但是他懷中有那仁字寶珠,遠勝過能照十五乘車的唐山的卞和之璧,可以照得見路。另外又有神的冥助,進山也不會迷路。他出發的時間雖與代四郎離開三條旅店的時間幾乎是同時,但由於走的不是一條路,所以未能照面。親兵衛在這天晚間初更時候,來到白川山腳下,也不打馬,讓它信步往上登。過了白河裏後,山路崎嶇羊腸九轉,他不顧路途的險阻,一直往前行。冬夜已漸深,萬籟俱寂,只有潺潺的溪流聲。坎坷的沙石和莽莽的荊棘,都給馬蹄增加許多困難,而且有許多無路的地方。從樹間透過的星光猶如夏季的飛螢;迎面吹的山風如刀削一般。在樹枝交錯的地方如不伏在鞍上,鬥笠都有被奪去的危險。經過落葉很深的地方,沙沙作響,宛如流水之聲。到了醜時,月亮出了山峽,才看到霜很厚,月光照徹山谷,已知夜很深了。仰望天空,但見千仞石壁穿天,一抹白雲疑是山妖頭戴的白帽;再往下看,深谷幽靜,多年的葛藤纏繞,疑是久目路上的棧道。山回峰轉,親兵衛一時停住馬四下仔細觀看,根據地圖早就知道這裏曾經是昔日法勝寺的住持俊寬僧都的山莊。當時俊寬等為擁戴後白河太上天皇,討伐平家,曾在此山莊集會悄悄商議對策,根據這個故事,後人便把它稱之為會談谷。他想:“不管怎樣,我通宵在山上轉,到了天亮還遇不到虎,那就是我的命薄,將無還鄉之日了。然而我蒙受二位國主的威福,又有伏姬神女的保佑,再加上自己的忠信,怎能就餓死在山上?”他這樣地自言自語,不覺悵然嗟嘆。

這時忽然來了一陣風,把前面枯草吹倒,颯颯作響。親兵衛吃了一驚,馬也突然嘶叫起來。親兵衛使勁勒住馬,心想一定有什麽東西出現,忙從箭囊內抽出兩支獵箭,左手挾著短弓,在馬上注意觀察,說時遲那時快,一聲虎嘯震撼山谷,一物突然跑了出來,不是別個野獸,不問便知是那只猛虎,張牙舞爪,目光射人,頭也不回地向親兵衛的坐騎後腿咬去。親兵衛趕快策馬縱橫無阻地跑開了。他的馬上技術自不用說,那馬是有名的走帆,無異於得到了順風,既已知道虎來了,亦不似起初那般害怕,進退奔跑,盡如主便,毫不怯懦。雖然腳下多是高低不平的伏石和纏繞著葛藤的松柏,都絆不倒它。虎更加急躁咆哮,緊緊追趕,但得不到一點機會。誠如元人羅貫中在《水滸傳》中所說,虎追人倘如兩三次沒有撲到,便要窺伺機會。因此這虎幾次想把親兵衛所乘之馬咬倒,可是人馬進退自如,沒有咬到,便泄了氣不再緊追。繞著那裏的老松樹轉了十多圈兒,便靠在樹旁,弓背低頭等待機會。親兵衛與之相距有四五丈遠,已在馬上彎弓搭箭,這時虎忽然把頭擡起,想撲過來。親兵衛急把弓拉滿,“嗖”地一聲,他的好箭法,射中虎的左眼,箭頭射進松樹幹四五寸深。虎一聲狂嘯想把箭拔出來,正在掙紮,親兵衛又射出了第二箭,又將那虎的右眼射穿。虎的雙眼被射瞎,正是要害。立即癱軟,只有尾巴在動。親兵衛見已得手,便從馬上下來,走上前去,攥緊右拳狠擊虎的眉間,打了三四下,那虎豈經得起李廣之箭,馮婦之拳,被打得腦漿迸裂,皮開肉綻,軟綿綿地倒下斃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