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回 讓勛功親兵衛赴法會 後賞祿安房侯溫寒鄉(第3/5頁)

當下親兵衛與孝嗣和次團太商議,向清澄告別後便立即動身。可是清澄一再制止說:“日前已談過,你這次立了大功,不參見主君,哪也不能去。同時政木君殺死叛賊首領淺木碗九郎,捉拿了素藤,其功僅次於你。還有次團太和鯽三也都立了戰功。我同你去稻村奏明主君,他們必然得到重用。犬江君,難道將此事忘了嗎?”親兵衛聽了說:“政木和石龜屋之事,晚生雖想極力推薦,但他們不願在七位犬士之先走上仕途。他們說得有理,姑且等待時機吧。同時晚生前些時曾受君命去招請七位犬士,所以才登程離開稻村。不料後來在兩國河遇到了主君的使者蜑崎大人,要我奉旨先去討滅妖賊,所以便先來討滅了賊徒。召請七位犬士的成命尚未完成,也未聽說將此事交給照文和與四郎辦理,同時日前曾呈文啟奏過此事,即使主君命我暫緩去尋覓,也礙難從命。因為與七犬士同去覲見主君乃我的宿願。我不願先於盟兄弟得到恩賞。我想那七位犬士一定到結城、大法師的草廬去聚會。今日距十六日的法會只有一天,即使路途遙遠不能如期趕到,也可在路上相遇,傳達君命。妖賊已被消滅,此城平安無事,晚生即使離開,尚有老大人在此坐鎮,同時又有諸勇士協助,萬無一失。”他說著取出甕襲珠遞給清澄道:“仙狐政木曾教導說,此珠日後可能有用,請啟奏主君。晚生的同伴在等著起錨開船。請老大人海涵。”他匆忙地傾訴初衷,勢難挽留。清澄不住感嘆道:“如此忠肝義膽,誰能說你是九歲兒童?既然主意已定,也就只好如此了。老朽等待你與七犬士一同歸來。”清澄答應後,便暫且告退,與高宗、逸友等一同出來,然後把每包寫著黃金十兩的三包金子送給親兵衛說:“犬江君!這點薄禮是老朽為你餞行的。其中的兩包想送給大全君和石龜屋主人,將你和那幾位的戰功稟奏主君後,還會有更多的賞祿。既然你無暇等候君命的下達,只好以此聊表私情。”他們說話間,高宗和逸友把金子遞給親兵衛,一同表示惜別之情。

當下親兵衛把那三包金子,一包包地接過去,然後退回一包對清澄說:“雖十分感謝您的盛情,但晚生日前從稻村啟程時,已有主君賞賜的黃金,不缺路費,這一份請您收回。大全和次團太雖是流浪之人,然而他們都是義士,恐不會輕易接受。但連這些都退回去,似乎辜負了長者的好意,因此由晚生代為收下,得便轉交給他們。因忙於趕路,容他日回來後再暢談。告辭了。”他匆忙回答著,將那兩包黃金揣在懷內退了出來,將準備離去之事告訴在外面等著的孝嗣、次團太和鯽三後,正待動身,清澄、高宗和逸友又趕出來拉著他的袖子說:“你雖然很著急,但總得喝上一杯為你餞餞行。請稍留步。”他們說話間,逸時、景能也一同跑來,依依不舍,定要送到岸邊。親兵衛不肯,搖頭道:“在太平年代可以折柳注水,聊致送行之義,如今妖賊雖已就擒,但余燼未冷,願各位幫助耆宿,治理好此郡,私情非當今之急務。”他毫不聽從,向孝嗣等注目示意,拂袖飄然而去。孝嗣、次團太和鯽三也急忙與清澄等告別向外面跑去。親兵衛匆忙地在後面跟著,清澄和眾武士們只好呆然目送。

且說犬江親兵衛帶領孝嗣和次團太師徒很快離開館山城,往岸邊走去。夜幕已經降臨,十五的月光皎潔,迷不了路。走到船邊大約有一裏多路,這時遇到素手吉拿著火把來迎接他們。素手吉說:“同來的快船有三艘裝著恩賜之米剛剛回去。”他說罷,在前邊帶路往岸邊走。大家謝過他來迎接,就加緊趕路,在那夜酉時半前後,一同上了船。船中五十三太早已備好晚飯,往灶內添柴加火,讓船夫給親兵衛等端上飯來,請他們用餐。親兵衛問次團太從這裏由水路去結城有多遠?五十三太答道:“從江戶去結城,有一百二三十裏。從這裏到兩國河您已知道,是一夜的路程。如回到兩國河再走就多繞路了。所以到行德後,由荒河逆流而上,從關宿上岸走旱路,到結城還有六十多裏路。駛入荒河後雖然船速較慢,但是我們這八個小夥子賣賣勁兒,明天中午便可劃到下總的關宿。時下天長,由陸路抓緊走,當天一定會到結城。”親兵衛聽了非常高興,他說:“此議甚好,那就加速前進。”船夫們依他的話各自操起櫓,劃了一個通宵,果然於十六日拂曉來到行德的海濱。在那裏暫且停船,船夫們準備作早飯。親兵衛向孝嗣和次團太等轉達了清澄的心意,把所贈的兩包黃金取出來,分送給他們說:“這金子雖然不多,但非賑濟貧民之物,也不是我主君所賞賜的。那位耆宿說是給我們餞行的。當時轉交你們必不肯收,既多費唇舌,又辜負了他的好意,所以便由我暫且收下。昔日唐山前漢的韓信,在貧窮時,曾受漂母一飯之恩,乃世人皆知之事。此金雖非你們甘願領受,但勝似漂母之食。望你們收下,權作明日的路費。”孝嗣聽了說:“這真是意想不到之事。我們跟著你有一點附驥的小功,既非為國主盡忠,也不是為了荒川翁,只是因一個義字幫助你盡了點微薄之力,豈能受那位耆宿所贈之物?你既猜到我等的心意還收下轉贈給我們,那就是你所贈的,怎好推辭。多謝了。”他這樣答應後往旁邊看看。見孝嗣既已答應,次團太不便推辭,表示感謝後也把贈金收下了。他們用過早飯,便開船駛入了荒河。的確是逆水行舟,速度已不如日前來館山時。大概因有伏姬的冥助,船速還比想象的要快得多,不到中午就到了關宿附近。親兵衛從腰裏掏出十兩黃金遞給五十三太和素手吉說:“這點小意思作為腳力錢請收下,以聊表寸心。此番得到你們相助,十分幸運。他日行船至安房去拜訪逸時等時,我們便可再會。日後倘有煩勞你們之處,則一定啟奏國主,論功行賞。咱們後會有期。”五十三太和素手吉與他們的徒弟一同叩謝,由五十三太把金子接過去說:“十分慚愧,昨天贈的米已是意外的造化,今天實不該又受您的金子。船讓徒弟們劃回去,小可和素手吉陪同你們去結城。”親兵衛聽了忙說:“不必了。水路得到你們很大幫助,陸路就無須同行了。不要為此爭執下去耗費時間。”他婉言致謝後,提刀起身,孝嗣、次團太、鯽三也向五十三太等告別,下船而去。五十三太見難以挽留,便與素手吉等目送後,慢慢駛船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