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回 賢武士重知犬士 假政木詳述政木(第2/3頁)

這時,犬江親兵衛面對孝嗣,將方才所吐露的有關他本身的禍福和伏姬神女的冥助哺養,以及姥雪老夫婦和曳手、單節及其子之事,還有七犬士之事,伏姬神女怎麽對他說的,他就一事不漏地都告訴給孝嗣,同時對裏見將軍父子之賢明和四位家老的輔弼良材,以及各位驍將的行為的得失,還有素藤的叛變經過,都簡略地悄聲說給了他。孝嗣聽了不覺嘆了口氣說:“各位犬士的孝義英才確實十分難得。起初在下因君父之事而恨犬阪君,及至發覺自己誤解了他,便覺得他是個難得的朋友。更何況今天又與其盟兄弟、犬江君你邂逅相逢,而得到了你的幫助,難道這是前世的緣分嗎?實令人稱奇。與這樣的八位豪傑有緣而結成君臣之義的裏見將軍父子,多年來廣施德澤仁政,一聽便知是難得的名將,實令人羨慕。”他不住地稱贊。親兵衛接著小聲說:“我方才已經說過,我家君侯一向招賢納士,自老將軍之時便派一個叫蜑崎十一郎照文的家臣,去關東八州,招募智勇雙全之士。那時犬冢、犬飼、犬田正在下總的行德,不料偶然與、大法師和十一郎相遇,從而得知裏見將軍之女伏姬公主乃犬士們的前世之母。如果從頭說起是這樣的。”於是他便將八房那只犬之事,金碗入道、大之事,以及親兵衛之雙親因行俠仗義而喪生之事,匆忙地敘述了一遍。孝嗣聽了更加感嘆道:“我在扇谷家時,為奸黨所嫉,無一個知己的朋友。那日在高畷對陣,聽了犬阪、犬山二位勇士由衷之言,我們雖是仇家,但心思相通可為知己。如今又聽了你這番話,足以說明你們不是凡庸之輩。追根溯源,由於有孝義英烈的伏姬神女,自然會孕育八位豪傑,出自裏見而又侍奉裏見,這個宿因實在令人羨慕。安房雖不過四郡,但由於偉大的造化之功,造就出有八顆寶珠護身的八位良臣輔佐賢君,將威震八方,前途不可限量。我只有無限欽佩而已。”他反復表述了自己的誠心,親兵衛安慰他說:“你既這樣認為就不必另投他人,去侍奉裏見將軍吧。我修書予以推薦,一定會錄用,你就去安房吧!”孝嗣聽了沉吟片刻道:“雖十分感謝,然而扇谷即使是無德之君,從父祖時就世代受其厚恩,也不忍心今日方被免了死刑,便侍奉他人。我想且做你的隨從同往你所要去之處,待與犬阪、犬山等其他七位犬士見面後,再同去安房,如幸蒙不棄肯予推薦,那時則定從君意,但現在卻不能從命。”正在他答話時,足音跫然向這裏傳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這茶攤兒的老媼。她推開孝嗣拉上的葦箔走進來,見了親兵衛等含笑施禮道:“這位少爺,剛從前面岡回來嗎?老身因為有事回了趟家,鋪子沒人,讓您久等了。您的同伴也喝茶了嗎?老身去給你們燒水。”說著拿起吹火筒,扒開埋著的火一吹,爐灶便升起煙來。孝嗣仔細看了看好似霧中白菊的老媼,拉了拉親兵衛的袖子說:“犬江君你看!那個老媼的面貌很像方才救我的那個假太夫人,你看是不是她?”他悄悄地對親兵衛說。親兵衛也有些覺察,說:“誠如你所說的,連說話的聲音都完全相似。恐怕定有緣故。真太奇怪了。”老媼可能聽到他們倆的竊竊私語,慢慢回頭看看說:“你們不要吃驚。在前面岡救了河鯉君性命的,不是別人,正是老身。”孝嗣和親兵衛一聽都嚇了一跳,呆呆地看著她。老媼微笑著說:“犬江君與老身是初次見面,自然不認識我。河鯉少爺您沒聽到過我的名字嗎?老身是政木啊!”孝嗣聽她說出姓氏,還是有些不明白,驚訝地問:“你說的那個政木是誰呀?”那老媼湊到他身旁坐在凳子上說:“原來您竟忘了,那麽就詳細告訴您吧。犬江君請您也聽著!少爺!您能想起來嗎?老身是您的後一個奶母後政木。”孝嗣聽了這才明白說:“我小時候聽父親給我講過,有個無故失蹤的奶母原來就是你呀。真沒想到,不知為何又重逢了。”親兵衛聽了也很驚訝地說:“你怎麽知道我的名字,這太奇怪啦!”他們都不再言語,等待她回答。

當下政木點著頭又對孝嗣說:“少爺!這次老身救了您,想說說事情的緣由,但感到羞愧難當,不好開口。在您未出生之前,老身是棲居忍岡城內的野狐狸。在您兩歲時老身有了身孕。您的父親權佐守如大人,本是忠義之士,當時是駐守忍岡城的頭領,正在那座城內。您的母親也很仁慈,性好憐憫生物,我們牝牡倆覺得很放心,便棲居在您家的地板下,既無人見,也無人知,便在那裏產子。那時在河鯉家有個年輕侍衛名喚掛田和奈三,生性殘酷,好殺生。這年令尊守如大人受君命,出使京都將軍家。那和奈三與您那名叫政木的奶母,不知何時私通,因而便托病不侍奉主公。再說我丈夫那只雄狐,為我找食每夜都得外出。一日那個和奈三為了挖釣魚的蚯蚓,無意中發現狐狸的腳印,其足跡比貓大,比狗又小。他心想附近一定有狐穴,此處是它的通路。於是便在那日用香油煎了只老鼠,然後夜間在院內下了個套子。我丈夫雖然知道是套子,但畜生的可悲之處,是聞到了香味便被迷了心竅,不能禁欲,終於被套子夾住,而在那裏喪了命。正如掛田和奈三所料,捉住狐狸,吃了肉,賣了皮,但他還不滿足,心想附近一定有穴,便悄悄尋找。我的幼子在洞內叫喚的聲音被他聽到。‘原來在這地板下有洞。’他做好準備,嚷著要把它轟出來射死。於是被您母親聽到,她吃驚地把和奈三喚來一問,和奈三無法隱瞞,便說出了前幾天夜間在院內下了套子捉住了棲居在地板下的雄狐之事。您母親非常生氣,認為這是很大的罪過。她說:‘我丈夫生性慈善,連個小蟲都不無故殺生,更何況當地的守護神是妻戀稻荷。狐狸是有用的獸類,同時在汝捉狐狸之夜,正是河鯉家祭祀祖先的前夜,知道地板下有狐棲居,不告訴主人便擅自殺生,目無主人,可惡已極。趁我丈夫進京不在府中,家裏的奴仆竟做出這等事來,老爺得知一定發脾氣說我沒有看好家。對你這樣不知好歹的東西,今後難以再用。在老爺回來之前,你暫且下去,等候處置。’把他斥責了一頓後便讓他回屋去反省,然後將和奈三的保人找來,說明緣由交給保人看管。再說您的母親可憐我們母子,她說:‘這城內有山岡,也有樹林,因為這個牝狐住在我家地板之下,牡狐才慘遭殺害。牡狐沒有了,那牝狐怎麽養小狐狸?實在可憐。每天要給它些吃的。’她如此吩咐給心地好的奴婢,於是每天早晚就在地板下放些粘糕、紅豆飯、油煎豆腐和魚等。因此我就無須每晚出去覓食,奶水也很充足,可以養活幼崽。這都是令堂的恩德,實終生難忘。只恨那和奈三,是個兇悍殘暴的男人,僅靠迷住他是結果不了他的性命的。正在我不知如何對付他之際,去了四五十天的守如大人平安地從京裏回來復命。令堂便把掛田和奈三之事稟報守如大人。大人聽了點頭道:‘和奈三不是世代之臣仆,因其心術不良,早就想打發他,只是尚未得便。對他毫不足惜。’於是便把和奈三的保人找來,指出他有違背家規之過,將他打發回家。又過了些天,我兒斷了奶,已稍長大,便打發它到山裏去單獨穴居。且說和奈三離開主家後,無法抑制其情欲,便悄悄給政木送情書,與政木合謀趁著黑夜同他逃走。與政木一起的奴婢們雖然不知,但我早已猜到。心想不在這時報仇還等待何時?當晚我便跟在和奈三和政木的後邊,知道他們一定去距千住不遠的竹冢邊的一個莊客家,那人是和奈三的叔父,想暫且躲在那裏。我就在途中使他們迷了路,讓他們往瀧野川村那邊跑。於是我在一條小路上化做劫路的兩個山賊將他們從前後截住,一邊喊著留下盤纏,一邊拔出刀來威嚇,他們倆嚇得亂叫,想尋路逃跑,那裏腳下是陰暗的小竹林,正好又沒月光,伸手不辨五指,男女兩個便從有名的急湍石神川的岸邊掉下去溺水身亡了。我幾個月來的怨仇得報,雖然心裏很痛快,但由於政木不在,找個新奶母來,少爺一定眼生不願吃她的奶,那樣少爺的父母一定很著急,若使少爺為此而引起五疳等症,那可怎麽辦?由於令堂的好意,我的孩子才得以安生,如今不報,似乎是不知恩。孩子雖已長大,但我的乳汁還很多。幸虧當晚政木逃走無人知道,心想有辦法了。於是便在天亮時回到忍岡城內,變做政木,躺在少爺的床邊喂奶,不要說主人夫婦,就連全家的奴婢們也都不知政木逃跑了,更無從知道政木與和奈三一同滾落到石神川中已經淹死。以後也無人發覺,壓根兒無人知道我是假政木。就這樣到了第二年,令堂因經血之症染病在床,經針灸吃藥都不見效,約莫過半年多便與世長辭了。令堂去世後少爺就更離不開我,情感益深,我就把少爺當作親生的兒子,又哺育了兩年。在少爺五歲時的夏天,我在一間向南的房間,給少爺喂奶,不知不覺地打了個瞌睡,少爺自己醒著,聰明伶俐的小少爺,看到我原來的面孔很奇怪,把在隔壁房間的守如大人叫來說:‘爹爹,你看!奶媽的臉變成狗了。’少爺喃喃說話的聲音把我驚醒,心想:‘糟啦!我竟顯了原形。’於是便從後門跑出去,一去未歸。然而戀戀難舍,那天直到天黑,我都躲在院裏的樹後哭泣。守如大人看見這件怪事,感到十分驚異:‘原來政木是個野狐狸,這些年從未察覺,悔不該讓它哺育我的兒子。此事如被外人知道,讓人家說一個武士用畜生的奶哺育兒子,那我的臉還往哪擱?’他嚴厲告誡奴婢們要守口如瓶,不準說出去,然後次日便把政木的保人找來說:‘昨天政木逃跑了,然而她並未犯其他罪。若知道她的下落,就趕快把她帶來。’老爺僅是這樣說,並未提其他事情。少爺已經五歲,沒有奶母也無妨,所以便由個老侍女伺候著。老爺為了兒子,雖有人勸說,但一直沒再娶後妻。這年冬天,後宮的某老總管病逝,扇谷將軍便讓守如大人繼任了那個職務。自此以後守如大人便移至五十子城去住。我想悄悄去看望少爺,但路途太遠未能如願,因十分傷感便離開忍岡獨居在上野原。這時老身心想:‘我雖幸而長命活了數百年,但未能修得仙狐的功德,神通也不大。牡狐被人殘殺後不久,我在報仇時只是嚇唬一下,並未動手殺害和奈三和政木。雖說他們是壞人,但人乃世間萬物之靈,一個畜生想報仇,竟使之陷於死地,這是不知人畜尊卑之別,而鑄成我的大錯。因此恐神佛憎恨遭受天誅。既然罪孽如此深重,我便決心從今多積功德,極力為世人多做善事,也許會有功德圓滿之日。在這個上野原上自古就沒有供人歇息的茶攤,所以在三伏的最熱天,或嚴寒季節,旅客因不堪寒暑之苦,有的便死在這裏。因此我便變做個老媼,在這裏開個茶攤兒為來往行人提供方便,這樣做已有多年。我用每日所賺的茶錢,周濟乞丐或貧寒人免受饑寒;或見這一帶的溝渠橋梁有腐朽的便悄悄地加根木頭,與人方便;或制止男女為殉情而死,勸說他們解除迷惘,使不少人放棄了死的念頭;或搭救那些因為貧困潦倒,想懸梁自縊或投河自盡者,給他們些錢,教給他們謀生之道以便養家糊口,使不少人從而轉憂為喜,生活有了著落。從我開始想積陰德那天起,迄今已有二十多年,救活了的人已有九百九十九名。也許為此已稱天意,所以身上的毛一天比一天白,其潔白如雪,尾巴也分成了九尾。世人一提起九尾狐來,都因近世似是而非的物語中玉藻前的故事,而認作是壞狐狸,但這是極大的誤解,九尾狐乃是神獸,又稱為九星狐,見之於《瑞應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說,天狐是九尾,來往於日月宮,洞曉陰陽,有通天眼可知千裏以外之事。我由於修行的功德,也殆可列入此數,已具有白毛九尾之形並得到了通天眼。今年正月二十一日,令尊守如大人在五十城臨難之際,我知道雖想去救,怎奈大人的陽壽已盡,對因果報應無可奈何,只能默默地悲傷。另外您遭受奸黨的惡毒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想置您於死地,並即將白刃臨頭。我心想,今天若再不將公子從死裏救出來,不報令堂的恩德,則是有始無終,我多年的陰德也就白積了。於是便把這一帶的同類找來,向他們說明我的計策,我變作越後長尾家的箙太夫人,他們扮做一百十幾個隨從,誆騙了根角谷中二等,將您救出來就是由於這個緣故。多年來我救瀕臨絕路的人數已有九百多,只差一個人就可達一千,當此功德即將圓滿之際,我救了往昔所哺育的少爺,並從而報了舊恩,真是一舉兩得,不勝欣慰。”孝嗣認真聽了她的長談,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一時說不出話來。他想了一會兒,贊嘆道:“你救人的手段太巧妙了。我方才已經說過,小時候曾聽父親說過有關你的事情。昔日你無故逃走不知去向,怎麽也沒想到竟是你這個非人的異類,做了賢人貞女所不及的陰功善行,對我有再生之恩。這都是慈善的亡母之余蔭,世間難得的幸運。”他如此稱贊,不勝感謝和歡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