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第2/3頁)

查理曼將花瓶擺回原來的位置,輕描淡寫地嘆了口氣:“任何東西?那我還是把你帶回畫室好了。”

兩人相視大笑起來。

次日,查理曼親王寄了一封信給亞當斯大公,除了日常問候和關於簽表安排外,信的末尾還提到了他對妮可這幾個月的禮儀培訓。他相信,自己已不負所托,讓妮可理解到了“高貴”的真諦,這位少女的一舉一動,已隱約有了瑪薇絲公主當年的風采。為了增強說服力,信裏還附上了一張照片。

妮可穿上瑪薇絲公主當年的服飾,站在城堡前的草坪上,早晨的陽光在她淺金色的長發上投下眩目的輝光,讓人不得不心生敬慕。

很快,一張家宴的請帖遞到了妮可手中。

妮可反復查看著請帖,確認了亞當斯大公是在行宮中單獨宴請自己時,臉上露出了一縷壓抑不住的笑容。

這是天賜良機。她一定要潛入亞當斯大公的臥室,竊取出花瓶裏的情報。

只有這樣,她才能確定自己的身世。她,究竟是一個流浪街頭的棄兒,還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妮可走到妝台前,久久凝視著鏡中的自己。這具纖弱、蒼白、無足輕重的身體裏,或許流淌著最高貴的血脈,亦藏著一個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秘密。

羅馬行宮。

這是一座典型的美式建築,有白色的屋頂和巨大的廊柱。高大,恢弘,裝飾線條簡潔卻不失華美。

行宮一樓是會客廳、餐廳、舞會廳、議事廳等,二樓則是亞當斯大公的私人區域。大理石旋轉樓梯,向中心輻聚出螺紋圖徽。階梯盡頭連接著一條由二十四面彩色穹窗構成的走廊,左手邊是一間私人會客廳,面積只有一樓客廳的五分之一,裝飾著白橡木雕花家具和藍色天鵝絨窗簾,溫馨而精致,是亞當斯大公會見私人朋友的場所。

此刻,這間客廳臨窗的位置被擺放上了一張餐桌,桌面上精心擺放著鮮花,蕾絲台布,多頭燭台,水晶杯和全套銀質餐具,預示著這裏即將舉行一場豐盛的晚宴。

主座還空著,亞當斯大公還沒有出現。

妮可一身盛裝,坐在客座上,靜靜等候。偶爾有侍者走過來,詢問她是否要提前上一些飲品,她都搖頭謝絕。時間流逝,客廳裏很快只剩下了她自己,妮可卻始終帶著微笑,以無可挑剔的優雅姿態,等候著主人的到來。

為了這次晚宴,妮可做了充分的準備。她向查爾曼親王借來了瑪薇絲年少時穿過的晚裝,再對照著手機中的油畫照片,一筆筆仔細描繪妝容,力求與畫中人惟妙惟肖。在她的驚心準備下,所有細節,都得到了一絲不苟的復現,唯有發型,讓她猶豫了良久。

畫中的瑪薇絲公主用珠冠盤起了長發,但如果這樣,自己最閃光處——那一頭淡金色的長發就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於是,她做了一次冒險,參考芙瑞雅公主的發型,將長發解散,讓發卷慵懶地披垂下來,再插上兩朵白色的玫瑰作為妝飾。

注視著妝鏡中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影子,妮可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她確信,自己的模仿不僅是形似,而是得到了神髓。她甚至有信心,即便是瑪薇絲女王重新穿起這套晚裝,也不會如她那樣惟妙惟肖。畢竟,二十余年歲月改變了太多。她刻意模仿的,不是手持權杖的女王,而是當年那個在王室草坪上溫柔微笑的少女。

還不僅僅如此。她還重現了旁人不能窺見的瞬間:瑪薇絲公主結束了盛大而刻板的慶典,在寢宮中摘下王冠,對鏡自照。眉目間有微微的倦意,和月光般的柔情。這是女王最不為人知的一面,卻也存在於所有人的想象。妮可堅信,亞當斯大公見到這樣的自己,一定會大為震驚。

足足遲到了一個小時,亞當斯大公才出現。穆代替了R,跟隨在他身邊。向妮可致歉後,他示意晚宴開始。

席間,亞當斯一如繼往地親切健談。他向妮可介紹菜品,羅馬的天氣,即將開機的超級電影,還不時穿插著幾句笑話,讓客人賓至如歸。只是,沒有任何私人化的話題,甚至,在禮節性的對視外,他並沒有多看妮可幾眼。

這讓妮可深感失望。

幾位身著禮服的侍者在桌旁來回穿梭,上菜、撤盤、斟酒,穆更是形影不離地跟在他身後。這和妮可設想中的“私人晚宴”差了不止十萬八千裏。這樣下去,她怎麽可能偷偷溜進臥室,盜取花瓶中的機密?

妮可原本無可挑剔的儀態,漸漸有了幾分急躁。等上完甜品,她終於忍不住開口:“公爵大人,請允許我向您表達謝意。您委托查爾曼親王教我宮廷禮儀,真是慷慨而善良的舉動。短短兩個月,我學到的東西比之前一生都多。”

亞當斯笑了:“妮可小姐,你更該感謝查爾曼親王。他才是真正的紳士。我只是自私的生意人,所有的投資,不過是為了我的電影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