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輪回(第2/5頁)

建文沒辦法,只得耐著性子盤腿坐下來。往常都是他給別人講,今天終於輪到別人給他講了。

“久遠劫前,閻浮提中有大國王,名曰屍毗。所都之城,號提婆底。有一位護念眾生、慈悲為懷的薩波達國王。他持戒完滿,德行高遠,為人所敬仰,都說他早晚成佛。帝釋天為了試探他,便讓一位王將化身為鴿子,自己化為一頭大鷹,追到了薩波達國王的座前。鴿子驚慌地逃到國王腋下,哀求薩波達王,保護它的小命。”

“緊追在後的大鷹也飛到了殿前,要求薩波達王歸還這只鴿子。薩波達王斷然拒絕說:我曾發願要救度眾生、善護生靈,如果把它放走任你殺害,豈不是有悖誓言?大鷹立刻反擊說:你把鴿子放生,我就沒有食物,便要餓死,你一樣算是違背誓言。薩波達王說你想要什麽?大鷹說我要吃肉!”

“薩波達王心想,我若放了鴿子,不合修行本意。我若不放,也會害死大鷹。他略做思考,想出一個解決之道:既然我發願要救護眾生,就是要犧牲自身,以護得他們周全才是。於是薩波達王揮刀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交給大鷹。這時大鷹說,光是割肉可不行,你得保證你割下來的肉,和鴿子是一樣重量。”

“於是薩波達王找來一具秤,將鴿子放在一邊,自己割下來的肉放在另一邊。這鴿子乃是王將所變,具有神通之力。無論薩波達王在自己身上割下多少肉,始終是鴿子這邊更重。薩波達王幾乎要將身上的肉都割盡,秤還是偏向鴿子那邊。薩波達王慨然說:我既然發願為了眾生付出一切,為何還如此遲鈍猶豫呢?難道我受的苦,比在無常地獄中的眾生所承受的還多嗎?若還是執著於肉身,如何修得功德福報呢?然後他自己爬上秤盤,端坐其上。在那一瞬間,秤的兩端終於持平了。霎時天地震動,有仙樂、花瓣和七寶繽紛落下,無數天神皆來膜拜贊嘆,贊頌薩波達王有大誓願、大智慧早晚必將成佛。”

“大鷹恢復成帝釋天的原形,問他是否後悔。薩波達王回答:我絕無後悔。他的身體立刻恢復如初,這真是圓滿願行,普天頌揚——這一位薩波達王,就是釋迦牟尼的前世之一。”

老龜講得很慢,這一個佛經故事講了許久方才講完。建文聽罷,感嘆說這個國王是真慈悲,竟然願意拿自己一身血肉,去換一只小小鴿子的性命。這個做法,跟這枚砂礫海藏珠的能力很似。

他問道:“我的珠子裏面不過是一枚砂礫,有什麽特別的地方?難道和薩波達王還有什麽關系?”

老龜見他問出這樣的問題,不由嘆道:“癡兒還未開悟,得珠而未得法,可見緣法尚未親至。”他晃了晃腦袋:“珠中究竟為何物,你若此時不知,說明緣法未到,老衲不必去講;若是時候到了,你自然就知道,老衲不必去講。”

這禪宗式的機鋒,讓建文一臉懵懂,完全抓不住重點。老龜改了副口吻道:“巨龜寺一直搜集羅睺蚌,供人挑選,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得到這一枚具有犧牲精神的海藏珠,此能力深得佛法要旨,說明你正是我等苦苦等候之人——至於海藏珠中有何深意,就得靠施主自己去感悟了。”

佛法講究一個悟字,沒點明白,再怎麽解釋也沒用。建文聽到這裏,只好放棄追問。他重新咀嚼了一遍“佛法重歸日,巨龜輪回時”的讖言,猛然想到還有後半句話。

“‘巨龜輪回時’是什麽意思?難道如你剛才所說,巨龜寺要為外敵所覆滅?”

老龜呵呵一笑:“這是巨龜寺的宿命所在。一旦找到我們等候的人,敝寺就沒有存在價值了,按照讖言所說,必然遭遇一劫,從此墮如輪回。”

建文聽了大急:“雖然幕府的火山丸攻擊確實犀利,可這種程度的攻擊,巨龜寺怎麽可能無法抵擋?火山丸再怎麽強大,也只是一條船而已!”

老龜淡淡嘆了一口氣:“若是尋常敵人,老衲並不放在眼裏。可今日前來之敵,卻是佛敵。那條船中寄寓著第六天魔王的魂魄,那魔王會吟唱無間梵音,專能汙穢佛法。巨龜寺的破滅,就在今日。”

建文回想剛才的情景,確實自從火山丸發出一陣古怪怨毒的詛咒聲後,佛號便被徹底打斷了。日本為了打破巨龜寺,居然做了這麽多準備。

老龜道:“佛法無邊,外道亦無邊。四海之上,唯有這一條火山丸可以克制巨龜寺。它今日造訪,說明必然有此一劫,施主不必難過,這也是緣法使然——它的出現,恰好證明,你果然就是命定之人,否則不會引來唯一能破掉巨龜寺的禍患。一福一劫,總是相偕而至。”

建文大窘,聽老龜的口氣,似乎這事還要怪他。他正要解釋,老龜卻和藹地制止了他:“不必多言,這對敝寺來說,也不是壞事。在淵下千年,艱忍困苦,平日只有尋珠誦經。能夠在今日了卻這段因果,讓先祖重入輪回,不失為一樁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