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俑(第3/13頁)

這日中午,公蠣早早來到了土地廟。

原來他今天上午回了忘塵閣。畢岸同阿隼仍然不在,遠遠看到汪三財、假公蠣和胖頭忙得不可開交,三人各司其職,配合甚為默契,心中頓時又酸又苦,幾乎想要沖進去,但想了又想,還是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公蠣不想回客棧,街上晃蕩了一陣,還不忘偷偷折幾支街邊盛開的月季,捧著來到了土地廟。

土地廟前香火正旺,來上香的人,都是些布衣荊釵的底層百姓,幾家賣香燭紙錢的老嫗,一家賣弓箭的啞巴,還有些賣燒餅吃食、瓜果蔬菜的商販,無精打采地坐在攤前打著盹兒。

大中午的,阿意自然不會來。公蠣環視一周,重重地嘆了口氣,茫然地看著手中月季嬌艷欲滴的花瓣。

賣南瓜的豁牙駝背小販熱情地同公蠣打招呼:“公子今天好早!新摘的南瓜,要不要嘗嘗鮮?”他牙齒漏風,把“早”讀成了“找”。

公蠣擺擺手,懶懶道:“多謝啦,我不愛吃南瓜。”

一個小販挑著高高的竹屜,探頭賠笑道:“客官,麻煩借個過兒!”公蠣連忙躲開,站在甬路邊的松樹下。

原來是個方面大耳的中年侏儒,滿頭大汗,以手做扇,四處張望了下,可能見周圍遊客不少,嘴裏念叨道:“先擺這裏好了。”熟練地將兩個半人高的竹屜在樹蔭下擺好,拿出幾只捏好的小狗、小豬、小馬什麽的,插在對外一側的竹筒上,接著拿出紅黃白黑等各色彩泥來,以小鑷子、小剪刀等為工具,三下兩下,捏出個輕紗遮面、半抱琵琶的美人兒來,用竹簽一紮,照樣插在竹筒上。

原來是個捏泥人兒的。他見公蠣目不轉睛地看,嘿嘿一笑道:“昭君出塞。”嘴上說著,手裏不停,捏了一朵紅艷艷的月季出來塞給公蠣,混入一捧月季中,竟然同真的一樣,不仔細看難以分辨。

公蠣伸出拇指贊道:“好手藝!”

捏泥人的一張粗糙大臉顯出討好的表情,訕訕笑道:“讓您見笑。”瞄著公蠣,挖出一團團泥巴又搓又揉又捏,再用小毛筆描描畫畫,很快一個栩栩如生的小人兒捧著一束月季,滿面愁苦,可不正是公蠣麽?

豁牙小販也過來湊熱鬧,道:“您也捏一個我來瞧瞧,我拿一個南瓜來換。”

公蠣忙摸出三文錢來,拿著小泥人兒愛不釋手。忽然想起在江源房中看到的,心中一動,問道:“你會不會捏雙面泥人兒?”

捏泥人的愣了一下,咧嘴笑道:“您開玩笑呢。怎麽會有雙面泥人。”拉過脖頸搭著的毛巾抹了一把汗,一本正經道:“我可是正經的手藝人,從來不做歪門邪道的事兒。”

公蠣本來是隨口一問,聽捏泥人的話裏有話,疑惑道:“雙面泥人兒,能是什麽歪門邪道的事兒?”

捏泥人的表情怪異,搖頭不答。恰好一個進香的佝僂老婦牽著一個小女孩過來買泥人,挑了半日,相中一只擬人樣兒的小羊,接著又有幾個滿臉汗道子的孩子圍上來,嘰嘰喳喳每人挑了個走了。

捏泥人的本來只是路過歇腳,沒想到生意還不錯,樂呵呵的十分開心。公蠣等這撥人散去,忙又摸出五文大錢道:“麻煩再幫我捏個瀟灑飄逸些的。”

捏泥人的一口應承,嘴裏嘟囔道:“要瀟灑飄逸的……擡頭,挺胸,衣擺隨風飄起……”看他長相粗笨,手掌肥厚,但一捏起泥人來妙手生花,泥巴在他指下如同活了一般。

真是行行出狀元。公蠣連聲驚嘆,大贊他手藝好、心靈手巧。捏泥人的被捧得眉開眼笑,道:“公子好人,不嘲笑小的粗笨。這些不入流的小玩意兒,好多人看不上呢。”

原來這侏儒因為容貌醜陋,常被嘲笑戲弄,剛才也是因為被北市幾個小混混驅趕,這才匆忙挑著竹屜來到了土地廟這個相對僻靜的地方。他見公蠣衣著華美,氣質不凡,原本有些膽怯討好之意,但公蠣不僅沒有架子,反而對他贊揚有加,令他頗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

公蠣索性充一把豪氣,在旁邊瓜果攤上買了兩個新鮮的大桃子,給了他一個,趁機問道:“雙面泥人怎麽回事,老哥說來聽聽?”

聽到自己被稱為“老哥”,捏泥人的侏儒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咧嘴傻笑起來,小聲道:“其實也沒什麽。不過按照祖訓,無故不得制作雙面泥人。”

公蠣熱情地將桃子上的絨毛擦拭幹凈塞給他,道:“我瞧著挺好玩的,一面人臉,一面鬼臉。”捏泥人的臉色一變,道:“鬼臉?”

公蠣道:“是啊。可有什麽不妥?”

豁牙小販插嘴道:“您在哪裏看到的?”

公蠣輕描淡寫道:“在一個朋友那裏。要不,你幫我也捏一個?”

捏泥人的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不不不,我從來不做這種生意。”公蠣越發好奇,道:“不就是個普通的泥人麽,我出兩倍價格,回去送給我家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