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旱棺(第2/3頁)

賀晨雪說到這裏的時候,渾身一顫,擡眼看著刑術:“不是叫什麽‘區定’,而是叫琚鼎!”

說著,賀晨雪將那兩個字用筆在皮殼本上寫了出來,指著那個“琚”字道:“這個字在姓氏中不讀ju,而讀qu,同‘璩’字,實際上這個人的名字應該叫璩鼎!”

“你認識這個人?”刑術一臉的疑惑。

“鑄玉會的人沒有不認識他的,他是鑄玉會上幾代中最出名的首工,也可以說他就是曾經鑄玉會的領袖。”賀晨雪低頭看著那個名字,“璩,專指的是用玉料制成的環形玉器飾品,那都是以前皇室貴族身份的象征,由此產生了璩這個姓氏,後來以諧音字簡化之後,變成了琚字,實際上是同姓,但璩鼎依然沿用以前的名字,最重要的是,鑄玉會以前世世代代的首領都是他們璩家的。”

刑術搖頭:“什麽意思?”

“早年就是斷金門中一個璩姓人出來創立的鑄玉會,因為這個字與玉有關系,而鑄玉會又是研究玉器的,所以,後來鑄玉會的領袖,不管以前姓什麽,一旦成為領袖之後,都會改姓為璩,不過就我知道的,從我父母他們這一代往上數,所有的領袖都是真正的璩家人,從來沒有讓外人擔當過,而且……”賀晨雪說到這時停頓了一下,緩了緩才說,“而且聽我媽提起過,璩家原本是個大家族,自從鑄玉會成立之後,他們似乎是為了保證所謂的血脈純正,都是族內通婚。”

刑術驚訝道:“近親結婚?”

“不算是太近親吧,大家族,都是找遠親,或者是找璩姓的,不知道為什麽,這一點很怪異。”賀晨雪搖頭,“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但這個璩鼎,的確是個能人,也是個傳奇人物,可以說是文武雙全,智商情商極高,在偽滿洲國時期,的確是進過監獄,但是沒多久就被放出來了,至於進監獄的原因,沒有人知道。”

刑術看著周圍:“璩鼎進道裏外監的目的,也許就是為了找到當年契丹國修建的地下坐窟,你別忘了,那口深井石柱就在絕世樓之下,而暗示我下來的人是你母親以及凡教授,他們也許也想查清楚什麽,這下面肯定與鑄玉會有關聯。”

賀晨雪點頭,隨後又搖頭:“這個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想不通,刑仁舉、陳大旭他們的絕世畫,是不是與鑄玉會真的有關系?”

就在兩人分析的時候,胡三千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有東西!刑術,快來幫忙!”

刑術聞聲,立即領著賀晨雪朝著胡三千處跑去,胡三千在整個地牢中心部位一直勘探著什麽,來來回回走了好多步,加上丈量之後,胡三千這才將棺材釘插進中心點的位置,等他這麽一插下去,立即就感覺到地下土層中有一層石板。

“折疊鏟!”胡三千慢慢往外拔著棺材釘,刑術立即從背包後面將掛在那兒的折疊鏟拿出來,遞給胡三千一把。

胡三千拿起棺材釘之後,看著釘子底部道:“是海礁石!下面是口旱棺!”“什麽東西?”刑術皺眉問,“旱棺?”

賀晨雪也是一臉疑惑,這個詞語聞所未聞。

胡三千將棺材釘放回,抓起鐵鏟開始往下挖:“旱棺是以前渤海國建國後,與渤海國相鄰的沃沮國之間的一個叫‘添’的小國家的殉葬方式,實際上應該算個部落,部落的名字應該叫‘添海’,他們原本居住在沃沮國臨海的一個地方,沃沮國建立時,這支部落不願意歸順,被趕走,但又無法前往渤海國,只得在兩國之間的山中生存著,他們因為祖輩世代生活在海邊,殉葬的方式都是水火葬,也就是在退潮的時候在海邊將屍體火化,等漲潮的時候,讓海水將燒剩下的東西卷入大海之中,後來遠離家鄉之後,他們的巫神,也相當於薩滿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挖空礁石,將人放入再埋入地下。”

刑術問:“礁石?他們在內陸哪兒來的礁石?”

“這就是問題所在。”胡三千繼續挖著,“所以,添海國只有所謂的王族才會使用這種方式,但只有真正的首領死後才會用礁石,而礁石則是他們真的從海邊敲下,整塊運回去的,平日的百姓,有條件的就用江海湖邊的巨石,沒條件的就用普通的泡過鹹水的巖石,總之就是一種想在死後回歸故裏的辦法。”

賀晨雪在一旁幫忙:“為什麽你確定下面是這個?”

胡三千道:“因為棺材釘尖端帶上來的那點石渣,用礁石做棺的只有添海國的人,沒有其他人,我們開棺人一輩子就靠著棺材過活兒,不開棺的時候就做棺材,所以,沒有人比我們更熟悉棺材的種類。”

三人向下挖了不過一米的樣子,就立即挖出了那塊旱棺的礁石邦頭。

“這是邦頭,這是口立旱棺。”胡三千說著開始挖著周圍,“棺材分為邦頭、邦尾,左右擋板,棺蓋和棺底,按照我們漢族的規矩,邦頭就是死者睡入之後放頭的地方,邦頭的位置會寬一點,放腳的位置,也就是邦尾應該窄一點,正常來說首尾高度一致,因為不一致的話就會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