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版 三個故事之狐兒(一)(第6/17頁)

在小鎮上聽到那家鬧妖怪的事情,主動上門卻被告知沒有妖怪後,道全都以為師兄們打算回去了。沒想到大師兄不但沒有輕信那家人的謊言,反而一舉就降伏了妖怪,而且還憑著抓住主人家的小辮子弄到了這麽一大筆銀子。至於平時言語不多,看起來那麽嚴肅的二師兄沒想到關鍵時刻他與大師兄配合的那麽好,如果不是有他幾次適時的恐嚇,今天的銀子到手的也不會那麽容易。看起來跟著兩位師兄,將來大有前途呢。道全摸著懷裏的銀子喜滋滋的暗想。

道全本來是個窮秀才家的次子。他的父母種地治產、經商買賣樣樣不會,卻一連生了七八個孩子,僅僅靠著父親平時教書和母親日夜紡織的那點收入,根本不夠一家人糊口的,於是道全小小年紀便不得不自己想辦法填飽自己的肚子。

挖點野菜,幹點零活,偷點東西,討幾口飯,總之為了對付從小到大便緊緊跟著自己的饑餓,他用盡了能想到的所有辦法,以致於他自己回想起來都忘記了自己是什麽時候、為什麽離開了自己的家的。記憶中他從八、九歲時便開始四處流浪,一直混到十七、八歲。只身在飄流的孩子自然是吃盡了苦頭,歷盡了風霜。誰知道時來運轉,他在前年的時候因為饑寒交迫昏倒在一家道觀門口,卻被道觀裏的道士救了起來。那家道觀裏只有一老兩少的三個道士,可是他們吃香喝辣的看起來過得十分的舒適,道全看到之後為了混口飯吃就想索性做了道士。

那家道觀的老道士性子有些古板,硬是說什麽他與道門無緣不肯收他,可是他看準了做道士是個不錯的職業,硬是賴在道觀裏不肯走。幸虧他小時候跟父親學了些字讀過幾本書,加上在世間闖蕩了這麽多年,人比較機靈,學了不少溜須拍馬的招數,手腳也很勤快,每天搶著幹些雜活,跑前跑後的忙個不停,居然把老道的大弟子道志哄的高興,時不時的在師傅面前為他說好話,又說起他的身世可憐,無家可歸,如果不收留他不是等於沒有救他一遭。

老道士心腸不錯,天長日久被大徒弟說動了心,居然真的收下他作了關門弟子。只是他對這個小徒弟的資質很是看不上眼,全當作觀裏多了個幹活的雜役而已,很少指點教導他。倒是大師兄很願意教他,而且時時督促他修行。所以雖然大師兄對自己時不時的冷嘲熱諷,還喜戲弄自己,但是道全心裏對大師兄十分的感激。二師兄道真不太好相處,平日裏很是看不起他這個天資不好的師弟,話也不怎麽跟他說,更別提指點他一二了。

道全看道真平時對大師兄也是愛理不理的,心裏自動把這種情形當作了兩位師兄之間的明爭暗鬥。在他的腦海中什麽為了師傅的絕學啊,為了將來的觀主寶座啊,為了師傅的獨門法寶啊……種種的假設在他的構思中被設計出來。既然兩位師兄之間有矛盾,他這個關門弟子自然是堅定的站在大師兄一邊的。所以他對二師兄道真也是不冷不淡,跟他劃清了界限。沒想到這次出門卻看到了和他想的截然不同的情形,兩位師兄之間不但沒有爭鬥,反而關系很好。二師兄對大師兄的話幾乎言聽計從,兩個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卻把道全弄得一頭霧水。

※※※

“老三啊,”三個道士趕了幾天路,眼看自家的道觀就在眼前,道志忽然開口招呼道全,“把那個葫蘆拿來。”道全馬上從腰間拿出那個裝著刺猬妖怪的葫蘆遞上去。道志把葫蘆拿在手上拋動著說:“這個家夥要怎麽處置呢?如果帶回觀裏,師傅馬上就會知道咱們三個偷偷摸摸在外面幹了好事。”

“這種害人的畜牲殺了便是,還用的著費力氣想嗎。”道真冷冷地說話讓旁邊的道全打了個冷顫。

道志似乎有所不忍地說:“這個孽畜雖然可惡,但是還沒到該死的地步,就這麽殺了他他多年的修行就毀於一旦了,也實在可憐可惜。唉,沒辦法,他死總比咱們哥仨挨師傅教訓好。”說著他把葫蘆倒過頭來在底上一拍,一只巨大的刺猬便從裏面滾到了地上。他一落地便連連磕頭求饒:“幾位仙長,饒了小的吧,行行好饒了小的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這個葫蘆不是煉制來專門捉妖怪用的,而是道志順手從別人家院墻上摘來的,裏面關著的妖怪依舊可以聽到外面的動靜,剛才道士們商量著要殺掉這個刺猬妖怪的話他全部聽在耳中,所以一出來就拼命的求饒,希望對方能夠給自己一條生路。

道志根本不為所動,向道真示意:“二師弟手腳麻利,還是你來動手。”

刺猬一把摟住道志的腿哀求:“仙長,你發發慈悲啊,我家裏還有老娘和兒女需要養活啊,您要是殺了我我們一大家子怎麽辦……歐嗬嗬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