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3頁)

其實斯帕克沃斯基只是在陳述事實……他的確嚴謹、認真,但也守舊古板。與他出生在同年並與他有交情的喬治·R.R.馬丁擁有非常全面的個人官網,讀者不僅可在上面買到馬丁多數作品、還有各種各樣周邊,甚至能查到馬丁各種行程安排、看到馬丁自己上傳的訪談視頻等;斯帕克沃斯基的官網相形之下簡單得可憐,只有波蘭語版本的不說,上面最新一條新聞……也是2010年的事了。某次訪談中斯氏還透露此站最先是粉絲站,他授權了才變成所謂的官網,因他個人對電腦一竅不通。記者追問他是否考慮過開發周邊產品如傑洛特的狼頭徽章時,他直接說沒興趣。

但拋開歐洲遊戲網的標題,仔細審讀訪談內容及斯氏的其他訪談,我們會發現他並未否定遊戲本身,甚至覺得遊戲畫面很驚艷,遊戲對小說是很有意思的演繹;他反感的是遊戲和電影產業化的趨勢,不少遊戲和電影會請作家撰寫所謂官方小說,斯氏認為這種受經濟利益左右的創作價值是不高的,他也否認《獵魔人》遊戲的劇本創作和他有合作關系,他堅信給作家充分的自由是好作品的前提。

斯氏這種態度不禁讓人聯想起托爾金在得知《魔戒》成為美國年輕嬉皮士們的聖經時哭笑不得的反應,而托老一生都在反對對《魔戒》的過分解讀(如至尊魔戒象征核武器等)。或許,也只有斯帕克沃斯基和托爾金這種“守舊古板”的人才能在伏案多年後寫出《獵魔人》和《魔戒》這種經典作品吧。

不走尋常路的斯帕克沃斯基老爺子近來還透露了一個震驚業界的新聞:他會動筆續寫《獵魔人》……不過這消息是在以色列的一場小型讀者見面會上公布的,在場只有15個讀者,沒有媒體……

書中世界

《獵魔人》的世界以獨特聞名。這其中,獵魔人並非唯一異於常人的存在。

首先,這個世界是“高魔”世界,擁有諸多施法者,包括研習元素力量的男女術士、聚集在生命之樹周圍的德魯伊及供奉不同神祇的祭司等。傑洛特在職業生涯中常跟施法者打交道,而他的命運也與某位女術士產生了深深的羈絆。

其次,這個世界有大量所謂“非人種族”,即精靈、矮人、半身人等。這些類人種族有比人類更久遠的歷史,但文明的衰落迫使他們寄人籬下地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往往住在生活條件和治安水平極差的貧民窟,飽受人類的歧視和壓迫。因而他們也建立起反抗組織,對人類展開遊擊戰。獵魔人和非人種族的關系很微妙:普通人類覺得經過身體改造的獵魔人已經不算人類,而非人種族也不覺得獵魔人是同道中人。獵魔人在任務中幫助任何一方都未必能得到信任,而若保持中立,則往往會同時遭到雙方攻訐。

再次,獵魔人的世界從政治上講是強烈而不對稱的南北對立:大陸南方是統一強盛的尼弗迦德帝國,北方是一堆松散的中小王國、公國,統稱北方諸國。斯帕克沃斯基提到,他設定尼弗迦德帝國是參照全盛期的羅馬帝國,北方諸國對應的則是高盧、布裏頓這種所謂蠻族勢力;用中國讀者更熟悉的比喻來說,尼弗迦德帝國好比戰國時代中後期的強秦,北方王國則為齊楚魏趙韓等。尼弗迦德如刀俎,宰割列國、並吞山河,意欲一統天下,威加四海;北方諸國如魚肉,雖有形式上的合縱之勢,私下卻猜忌不止,又有非人類種族作亂於內,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獵魔人,包括傑洛特在內,本質上是一群保持中立的實用主義者。他們以獵殺魔物換取酬金為生,不關心宮闈中的爾虞我詐,遊離於體制和人群之外,有如西部電影中的賞金獵人。他們四海為家,也因此閱盡世態炎涼,對皇親貴胄和黎民百姓一視同仁。傑洛特見過有人身上長出鷹爪和狼爪,見過有人關節或器官多於常人;他見過竊賊般的國王、母牛般的公主、公主般的妓女、乞丐般的議員和議員般的竊賊;他不相信世俗價值觀、不相信命運,只信手中之劍。“白狼”的外號,仿佛為傑洛特而生,乃是如此恰如其分:一頭白發,迅疾如電,桀驁不群,形單影只,孑然於世。

有人將傑洛特與美國作家雷蒙德·錢德勒筆下的偵探菲利普·馬洛相提並論,也有學者認為傑洛特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波蘭大眾文化中新自由主義反政治精神的體現,因為他在小說中總是被動無助地被卷入無處不在的黨派鬥爭之中。

閱讀指南

嚴格來講,《獵魔人》系列七卷包括兩卷松散連接的小說集和五卷連貫一體的長篇小說(不含作者近年宣稱要進行的續寫)。最前面兩卷為《白狼崛起》和《命運之劍》,收錄了斯氏創作《獵魔人》系列最初七年寫下的大多數短篇,編集成書時,斯氏又用心串聯了前後文、深化角色性格,讓全書更接近於歐美的單元劇:盡管每集是獨立故事,但後面的故事仍受到前面劇情的影響,而不會割裂。更重要的是,所有短篇對之後長篇小說的劇情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