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第5/17頁)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成規模的,有組織的種植藥材呢。

負責帶隊蘇青玉也很自信的表示,邊州的藥材產業已經很成熟了,早已經銷往全國各地,得到認可了。

邊州本身也有藥材批發城。

有了這樣規模的銷售,他們完全不用擔心邊州藥材不好。

一行人又去參觀工廠,參觀藥材批發城。

幾年的發展,已經讓整個邊州的藥材產業都發展起來了。大街上都還有擺攤賣藥材的,還有專門的門店。

在街上都能聞到一股藥材的清香。

讓人恍惚走進了一個歷史悠久的藥城。

親眼見識到了邊州的藥材底蘊之後,壓根不用蘇青玉他們多吹,這些人就決定簽協議了。

這次考察團在湖雲一共也就待了十來天且已。來的時候空著手來,走的時候帶了不少當地特產走的。

這邊才把人熱熱鬧鬧的送走,蘇青玉就和徐書記一起,召集之前參與過展銷會的年輕同志來開會。

這次把人安排出去,除了宣傳產品之外,也是為了鍛煉人的。

這些年輕幹部們休息了這些天之後,如今正處於興奮中。

他們家裏和單位休息的時候,就一直和身邊的人說著外面的變化。外面發展的有多好。如果不是出去這麽一次,他們不會知道,原來不止邊州在變化,其他地方也在變化。

也在慶幸,幸好邊州變化了,要不然,邊州和外面的距離差的多大啊。

這次蘇青玉召集他們開會,問起他們在外面的見聞和感想之後,這些年輕人在經過了開頭的緊張和羞澀之外,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

“繁華,很繁華,外面城市蓋了很多新房子,很多人做生意。他們不覺得做生意丟人,反且很多人經商。他們管這叫下海。”

“外面到處都在搞建設,特別是南方,好多高樓大廈和工廠。很多外地人在那邊工作。外來人口特別多。但是也因為外來人口多,所以各方面經濟發展特別快。”

“他們那裏的幹部做事方式也和我們不一樣,越是基層越看的出來。很有條理。對了,他們也配了計算機。好在咱邊州也有。”

“也有不好的,人多,就容易生亂子。之前我們在街上就看到有人當街偷錢包。經濟發展好了,也要重視治安問題。”

“當地老百姓過的很富足,我早上去當地菜場轉悠,他們那邊肉食就賣的很快。商場裏面物價也比我們貴,但是還是很多人去逛,去買。”

“學校也好,大城市裏有大學,還不止一所。有很多很多學校。”

“……”

大家七嘴八舌,說都說不完。

臉上激動的面色紅潤。眼裏也有著羨慕。

別說他們了,徐書記也是感慨的不得了。他經常出去開會,倒是知道外面的發展變化。但是看到市裏的年輕同志對外面的向往,他心裏又有說不出來的心酸。

如果邊州還和以前一樣的情況,這些年輕人還會回到邊州嗎?還會留在邊州嗎?他不敢肯定。

蘇青玉和徐書記一直安靜的聽著,等他們說的差不多了,才開口說道,“看來這次出去,大家收獲不少啊。那你們說說,以後有信心讓我們邊州也變成那樣嗎?”

年輕人幹部們愣了一下,然後紛紛點頭,說有信心。

這種時候甭管有不有,說有就對了。

蘇青玉道,“我知道,你們肯定覺得我們邊州差距有些大。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對邊州有信心。幾年前,我們邊州還不是今天這個樣子,現在不也改變了嗎?我這次讓你們出去,就是讓你們有機會接觸外面,心裏有個底,知道未來邊州要朝著哪個方向走。”

徐書記也忍不住道,“不要羨慕別的城市,你們還年輕,未來邊州也是你們接班,只要好好幹,肯定也能讓邊州發展好。”

蘇青玉道,“回去之後,都寫寫總結,說說自己對未來邊州的期盼。也讓更多沒去過外面的幹部們看看外面的世界。咱們邊州要朝著那些發展好的市看齊。”

“下次你們再出去,你們多了解當地以前的歷史,了解他們的發展軌跡。你們也會發現,任何一個富裕的地區,都是貧窮走向富裕。我們也要學習他們致富的經驗。”

“你們都是年輕幹部,未來機會多。心裏要有信心,也要有沖勁。別的地方建設的再好,那也是別人努力的結果。咱邊州發展好了,才是你們的成果。”

這些話說的這些年輕幹部們心情復雜,有羞愧也有激動,又有些沖動,特別想和領導說,自己其實對邊州的發展也是有信心的。

帶著這股沖動,他們會後就埋頭努力寫下了自己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所想。

蘇青玉和徐書記都看過之後,蓋了章,還讓登在市內刊上,讓其他幹部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