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第2/3頁)

他頓時十分有信心。

實在是邊州如今這個時期剛剛好。

如果是再晚點,大家都富裕了,可能拍的還沒現在這種效果了。

少了過去的對比,就算視頻裏面再怎麽說,別人也想象不出一個富裕的地方過去能有多窮。

自然也不會明白,這裏的人對藥材是多麽的重視。

只有重視,用心,才有可能栽培出好的藥材啊。

青山這邊拍攝宣傳片的時候,蘇青玉則去其他兩個縣裏看教育情況了。

和青山縣之前一樣,這兩個縣裏也是通過做手工來吸引這些孩子來這邊住讀。

雖然蘇青玉沒和之前那樣親自看著,但是連副市長也是一個對教育很重視的人。

之前青山項目,連副市長也是親自對接過的,所以知道怎麽做。

在他的親自指導下,這兩個縣裏的教育工作也開展的很不錯。

只是兩個市裏的情況都不算好,哪怕市裏撥款,也給與不了太多支持,所以在條件方面也不算好。

不過這個標準也是和那些條件好的市比,和曾經的鄉村小學比,就好太多了。

只是連副市長還是心疼未來要來上學的學生們。覺得連個正經的課桌都沒有。雖然肯定是要建設新學校的,但是至少還要等一年多才能開學。

蘇青玉倒是已經習慣了這種情況。

以前在花崗的時候,大隊的學校不夠的,也借過農村的老房子來當教室。

“困難只是暫時的,以後環境會好的。而且有了這樣的對比,孩子們也許更會明白好生活來之不易,會更珍惜,也會更努力。我建議把這些經歷都拍下來,記錄一下。以後當記錄片給未來的學生們看。”

連副市長笑道,“蘇市長,你總能把不好的情況說的充滿希望。”

蘇青玉也笑了,“咱們當領導的,必須要有希望,才能引導人民嘛。”

連副市長樂呵呵的笑了,“您說得對。未來形勢一片大好啊。”

兩人轉了一會兒,又說起了青山的情況。

蘇青玉的意思是,等今年青山農民自己種植藥材收獲成功之後,青山的小學就開始逐漸減少手工制作了,直到完全取消。

一來農民富裕了,也不需要孩子去賺錢了。二來,他們也不是準備用這個賺錢的,所以當初並沒有安排很多人來操作這個項目。參與的人多了,不便管理。三來,學生的主要目的還是學習。當初是迫不得已,當然要慢慢走上正軌。

“誰家要是還讓孩子輟學,在這個藥材收購上面就卡一卡。有了錢也不培養祖國的下一代,這就說過不去了。人數多了,就直接找村幹部。雖然這種手段算不上光彩,但是為了達成義務教育的成功,都是值得的。要是要罵人,就讓他們來罵我。”

蘇青玉直接攤手道。

她本身就不是一個完全正義的人,當初也沒少忽悠人。用起這些手段,她毫無壓力。

倒是連副市長有些詫異,他一直以為蘇青玉是那種特嚴厲正直的,和呂書記差不多的人呢。

不過這倒是不影響他對蘇青玉的敬佩。

非常時候行非常事兒。有時候像蘇市長這樣的行事作風,可能更容易辦好事。

藥材銷售和教育建設的事兒一直讓蘇青玉忙碌了大半年。連元寶暑假都沒敢來這邊打擾她。而是跑外面去參加夏令營了。

蘇青玉聽元歸說起的時候,心都酸了。

元寶今年七月就已經滿五歲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都是要上小學的大孩子了。

聽元歸說,今年已經開始擇校了。

準備九月份就送去學前班學習,明年九月就可以上一年級了。

和元寶一起學習的那幾家也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如今都是準備送去國外念書的。

但是元寶因為蘇青玉的緣故,所以肯定是要留在國內的。南方那邊的教育環境還不算好,老爺子的意思是,讓元寶去首都上小學。

元歸就和蘇青玉一起商量這個事兒。

元歸心裏當然是舍不得的,他甚至還想著請老師回來教。但是去學校裏和同齡人上學,似乎更適合這樣的小孩子。

元寶本人也是喜歡結交朋友的性子。所以元歸心裏很矛盾。

“如果她去首都了,就和我們兩都分開了,我實在不放心。”元歸嘆氣道。

“但是那邊的教育環境確實也比較成熟。”

蘇青玉對於這個問題給不出意見,“元寶是什麽想法?”

“我問過了,她說想去學校,但是卻不願意告訴我是哪個學校。”

“那就還是送學校去,回頭等她從夏令營回來了,我親自問她。”

元歸很擔心,“萬一她還是想去首都呢?老爺子說了很多話誘惑她去。”

說起來他還有些生氣。無非就是老爺子自己也想首都的朋友了,想把孩子也騙首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