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蘇青玉和趙市長說的聯系醫藥公司的事兒還真不假。

元華給了公司的名字和聯系方式之後, 她就直接聯系了。

基本把自己這邊的條件說了一下,好幾家小醫藥公司還真有興趣。

這些醫藥公司都是當地的一些國營制藥廠。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華國的醫制藥廠還是十分吃香的, 那時候被封鎖,很多藥物都進不來,只能自己生產。但是這幾年國家改革開放之後,競爭就很大了。這些規模不大的國營制藥廠在國外流入進來更先進的西藥的沖擊下,經營越發的困難了。

但是醫藥這種東西, 本身對技術含量要求很高。這個是不好追趕的, 特別是沒大筆資金以及國家的支持。他們只能自力更生尋求發展。

如今在蘇青玉邀請之下,他們倒是考慮走這條路。

只不過他們也不準備直接過來投資,而是準備先合作一下醫療補貼這一塊試試看, 看看效果。

順便利用基礎藥賺一筆錢,用這些錢去搞研發。或者幹脆去買技術。

蘇青玉當然也不樂意了。

雖然醫藥補貼是她準備做的, 但是能夠多給花崗多撈點,當然還是得多撈點了。

所以她連續聯系了幾家, 最後有兩家合作意願很大, 但是對於辦廠的事兒都是沒法確定。因為如果辦廠, 他們要花資金投入, 還要另外安排藥廠工人。

而這些工人都是當地的老工人, 很多都不樂意隨著廠子搬家的。

掛了電話之後, 蘇青玉就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她準備促成這兩家小醫藥廠的合作,讓他們聯合在花崗辦一家合資廠, 甚至都不需要他們花什麽錢, 廠房在廣地有現成的,他們只需要安排技術,然後把舊的基礎藥生產線拿過來就行了。至於工人, 他們願意安排就安排,不樂意安排……花崗也能從其他地方安排人嘛。

這樣一來,這廠子不就辦成了?

弱弱聯合不就變強了嗎?

蘇青玉想的好,覺得還是大有可為的,所以剛剛電話裏就和趙市長說了聯系兩家醫藥公司的事兒。

而趙市長給她帶來的好消息,也算是給這事兒推動了一下。

蘇青玉心裏感慨,這醫藥公司還真是意外之喜。

她其實之前都沒做計劃的,就只是想趁著正好有空的時候,順道的把醫療衛生抓一抓,結果抓出問題來了,就解決問題。這解決著,一步步的就走今天來了。

事實證明,人果然不能閑著,只要幹活,就必定有收獲。

蘇青玉先是去找江老書記,然後意氣風發的就又召開了會議。

這次不止是醫療衛生的系統的人過來開會,還有區裏其他領導們。

雖然老書記坐在主位上,不過這事兒還是蘇青玉發言的。

會議上,她主要提了試點的通知。省裏已經同意了,這也是花崗的一個機會。

“我們做失敗了,以後好事兒就輪不到我們了。但是我們如果做好了,我們就可以在省裏掛個名了,甚至全國掛名。”

這些幹部們聽著心裏激動。

他們還是在區裏呢,就有這些機會了。

蘇青玉道,“機遇很多,我們要善於把握,雖然這事兒有些突然,但是我們也要盡力去辦。我建議,咱們組成花崗區醫療改革試點小組。胡一山同志任組長,負責這件事兒。高波同志分管財務,就做副組長,做好配合工作。”

胡副區長頓時精神振奮,雙眼放光。

高波也很高興。

江老書記也不愛管這事兒,之前蘇青玉給他通了氣的,所以他也點頭同意。

上面親自點的名字,其他人自然沒有想法。

而且這次這麽大的事兒,區長都沒搶著幹,老書記也沒說進來占個名額,也更加給了他們希望了。

這說明頂頭的兩位就是不攬權的。也願意給大家機會的。

蘇青玉又要求其他各部門配合好。特別是負責宣傳的部門,在具體的細節確定之後,一定要在全區範圍內宣傳這件事兒,讓老百姓知道以後區裏有補貼了,讓大家有病治病,別舍不得了。

政府給出錢了。

會議之後,這些人就和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匆匆的忙碌起來了。

有了計劃,有了表現的機會以及奔出頭的機會,誰都樂意好好的幹活。

比如胡副區長,這會兒就一門心思放這上面來了。

就要把這事兒辦好。哪怕蘇青玉不叮囑他,他也樂得去做這事兒。

當然,蘇青玉也沒閑著,醫藥公司的事兒還得她談呢。

這會兒都十一月中旬,天氣都開始冷起來了,她想著還是在下雪前辦好。

下雪之後冷起來了,很多事兒不方便。

蘇青玉想的挺好,但是臨時出了點狀況。

她發現自己最近渾身沒勁兒,有些容易累。之前就有這個感覺了,只是以為是動腦太多了,累。可最近她作息也正常,怎麽還是累。再聯想一下自己已經遲到的好日子。她心裏有些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