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3頁)

響應的隊,李芳之前只準備搞三個班的,愣是搞了五個班。

這事兒還在蘇家屯內部引起了點小浪花。

因為對外隊開放進修班,以後也參與隊裏招聘了,這代表著隊裏年輕人競爭大了。

家家戶戶還是有沒能進廠子的年輕人呢,都擔心競爭壓力大了,以後機會少。特別是學校裏報名的人這麽多,當爹媽的壓力就大了。

好在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上了進修班的,老師們也給他們講了個道理了。

讓外隊人來幹活,對他們只會好,不會壞。這要是人才加入了蘇家屯,單位只會越來越大,以後招聘崗位只會越來越多。這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就拿那些知青來說,沒有銷售部的那些知青在前面沖鋒陷陣,油廠也開不了這麽大,更別說給隊裏人補貼修房子了。所以啊,這是大好事。誰要是害怕,誰就是覺得自己爛泥扶不上墻。還沒比就認輸了。

所以有些不懂這事兒的社員在家裏念叨,就被家裏年輕人教育了一番了。

蘇衛國也在廣播裏面直白的說了,“各位社員同志們,大家也聽說了咱隊裏人才培養計劃的事情了。我知道肯定有社員心慌,但是我得說一句,學校都在自家門口,廠也在自家門口了,這樣還比不過外隊的人,你們都別姓蘇了,老祖宗們都丟不起這人!誰要是有意見,就來找我蘇衛國。”

有些社員就在自家門口和鄰居嘮叨了,“誰敢有意見?外隊的人來幹活咋了?人家城裏招工也有從農村招工呢,人家咋沒說只要城裏人呢?我和你們說,但凡有想法的,那就是連墻都糊不上的泥巴。沒啥用了,這種人要是去了廠裏,我才不同意呢。”

“我家娃子在學校都聽老師說了,這是讓外隊的人才來給我們建設蘇家屯的,人家有能力,建設的就好。以後咱才能跟著過好日子。”

“那可不,那些知青娃娃不都是從外隊來的,還有那些老知識分子,叫啥教授的,人家不都從外面來的,看看給咱幫了多大的忙啊。他們教咱們種莊稼,咱地裏莊稼今年長的就比去年好多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那可不,我看今年得豐收。”

說起豐收的事兒,大夥兒心情都好的不得了,樂開了花。

對於這些種了一輩子田地的人來說,廠裏招工那事兒只和年輕人有關,他們最主要的希望還是在田地裏,莊稼長得好,那就好。

現在隊裏給補貼蓋房子,還給修了路,家裏年輕人在廠裏幹活,地裏莊稼長的又好,還養了豬,他們還有啥想法?

沒了,再有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蘇家屯忙著搞人才培養的時候,吳教授他們一行人也在京市和其他各地來的知識分子們會面了。

這些人都是從全國各地找來的,各個學科都有,特別是教育界的來了好多人。

吳教授他們還碰到了以前的老同學,私下裏就商量起來了,感覺是不是教育要改革了,要不然怎麽來了這些搞教育的同志。

來了首都之後,他們也沒參與正式工作,只是被安排在招待所裏面休息。等著開會。

和吳教授一起過來的孫教授就偷偷拉著邢教授吳教授商量,是不是得給蘇家屯打電話,或者送個信也成。

他們在蘇家屯待過的人可都知道,蘇家屯還在學習的年輕人是很多的,除了知青,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在堅持學習。

這樣一群人,還是希望能參與正式的教育的。

吳教授道,“光送信沒用,要是能弄點學習資料才好呢,之前咱們用的課本太分散了,要是真復習,不好用。”

邢教授道,“現在咱們剛來,也不知道什麽情況,等開了會,能出去轉轉,就去書店找資料。”

七月底,蘇家屯的水泥路就正式修好了。除了水泥路,還有蘇家屯的新飼料廠。

水泥路灑了水,大家高高興興的將這條路給重新打掃幹凈了。

用社員們的話來說,這水泥路簡直就比自己家裏的地面還要幹凈。

走在這樣的路上,大夥兒心情都不由自主的好,真是感覺日子越來越好 。

說來也奇怪,也就一條路而已,平時往公社去走的也不多,但是它是泥土路和水泥路的時候,這心情就差距很大。

走在上面都覺得有點幸福。

因為天太熱,蘇青玉也沒搞什麽大的儀式,只放了個鞭炮,將發展路的牌子重新做了一面,紮在路頭,還在上面綁了一條大紅花。

廠裏的貨車和隊裏的拖拉機也幫著一條大紅花,帶著隊裏的老人,孩子,還有年輕人代表,在這路上緩緩的通過。

蘇奶奶也是老年人代表之一,高興的在吆喝,“一點也不顛,特別舒服,這路可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