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5/7頁)

整個大隊要是都靠一家加米廠,那得完蛋。

所以光靠蘇家屯的學生還是不行的。還是得宣傳一下,讓其他大隊的學生也來這邊上學。蘇家屯大隊可是連初中都有呢。

這種事兒可和加米廠不一樣了,加米廠是每個大隊都必須要用的,所以每次一車能拉好多人來。但是念書這事兒對於很多大隊的人來說,依然不是那麽重要了。

蘇青玉覺得,這念書的事兒還是得靠公社這邊宣傳了。

光靠蘇家屯這邊,那就沒啥帶動力了。

可蘇家屯大隊的學校,對公社那邊沒啥關系。要想讓公社那邊幫忙可不容易。

蘇青玉在辦公室裏琢磨了半天,都沒想出個好法子來。她揉了揉腦子,突然就看到了手邊上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知青,熟讀□□那是非常有必要的。

蘇青玉趕緊翻看起來,然後就在裏面找到了一句話了,“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對啊,有文化啊。

必須有文化。

她就說了,偉大的主席同志咋可能在教育方面沒說幾句方針呢。

蘇青玉又仔細的翻看了一下語錄,找到了一些和教育有關的語句,然後細心的抄錄下來。

抄錄好了之後,她就拿出草稿紙,開始打稿子了。

因為勵志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村官,蘇青玉之前不止學習了官場內部的一些文化,還學會了如何理解組織上下發的文章的意義,以及如何寫一篇優秀的稿件出來,讓令領導認可她的成績。

她仔細打了個腹稿,隨手就取了個很直白的名字——《紅旗公社蘇家屯大隊插隊有感》

接下來,就開始站在一名下鄉知青的身份,簡單的誇贊了一下蘇家屯大隊的所見所聞,說明了下鄉之後自己思想上的升華以及成長。引用了幾句關於下鄉的語錄,然後她就重點提到了蘇家屯大隊對於教育這一項事業的重視,然後又說起自己和大隊領導的聊天,談論起農村的同志們對於孩子的基礎教育的重視,大隊幹部們告訴她,這都是因為組織上的長期宣傳教導的結果,組織上時刻謹記主席同志曾經的指示,‘我們的教育方針……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信件最後,蘇青玉發出感慨,“讓有文化的人學會勞動,也讓勞動者學會文化,互相交融,共同進步……我深刻的體會到組織上對於城市知識分子和農村勞動者的用心良苦,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基層的幹部們對於這一教育方針貫徹實施的堅定信念。我相信,在我們廣大的土地上,像紅旗公社這樣的人民公社,一定有很多很多……”

寫完之後,她細細的潤筆,然後謄抄在信紙上面。吹幹了之後,這才塞到了信封裏面。

蘇青玉又翻看了一下自己的小本本。仔細在裏面尋找和報社有關的信息。

找著找著幹脆放下了。

這文章可是她寫的,這代表著她的榮譽,她的榮譽不重要,可這文章要是再海城發表了,那不是也得算蘇軍強頭上去嗎?

咋能讓她家渣爸白撿便宜呢?不付出咋行呢?誰還不是工具人啊。

蘇青玉幹脆將小本本塞回背包裏。

等著縣裏上高中的蘇衛華放寒假這天,蘇青玉就讓蘇衛民帶她去縣裏辦事,順便接衛華回來,免得車子跑空車,油錢她都得承擔,不劃算,正好兩件事兒一起辦了。

蘇衛民最近為了給大隊裏拉磚塊,已經瘦脫了相了。

關鍵是這開拖拉機的人就他一個,還不能偷懶,他喊累都沒用。

這會兒蘇青玉讓他這大冷天開車去縣裏,他又扁著嘴委屈的上了車,“青玉妹兒啊,你說這當司機也不輕松,是不是,你看哥這幾天都成這樣了。”

蘇青玉道,“咋了,這才幾天呢,要不再安排個人給你接班?你回去繼續幹農活?”

“……算了。”蘇衛民可不敢抱怨了。

蘇青玉開導道,“你得慶幸你忙啊,你這剛上任就這麽忙,以後誰也無法動搖你拖拉機手的地位了。誰有臉啊?就算以後有人知道你不是被公社領導承認的了,也沒人能說啥了。”

蘇衛民心虛道,“應該沒人知道吧。”

“那誰說得準呢,擡頭不見低頭見的。萬一就露餡了呢?”

“……”

蘇衛民心更虛了,“我,反正別人也不能搶,我出了這麽大的力呢。”

蘇青玉笑著道,“這就對了,好好幹,越幹的多,咱就底氣越足。”

到了縣裏,蘇青玉就去給蘇軍強打了電話了。

說起來好久沒和渣爸打電話了。

蘇軍強那邊很快接了電話,說話的聲音都帶著點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