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隊辦集體單位的手續還是比較簡單的。

畢竟規模不會大, 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影響。關鍵是蘇青玉這還不需要組織上批一毛錢。

不需要錢的事兒, 對於公社來說, 那就是蓋個章的事兒。

當然, 關系到知青了,負責辦這事兒的綜合辦公室吳主任還是問了好幾句, “你們這怎麽想著辦廠了,還是幾個女同志。”

蘇青玉道,“吳主任,你不知道,我這才來不久就聽說好些事兒。說每年公社都有回城名額,每次名額一下來啊, 大家都卯這勁兒呢。有些人回不去還要鬧。我就覺得吧, 做點事兒安撫一下大家的情緒,讓他們看到,咱們隊裏和公社還是在為他們的未來做努力的。以後就算有些人回不去,他們也沒啥話說。是不是?”

吳主任笑了笑, “你這想的還挺遠,你就不擔心你自己回不去?”

“我就沒打算回去的。主席同志都說農村好了,在農村大有所為, 我可指著在農村幹大事兒呢。”

“不錯, 要都是你這思想, 咱們這管知青的事兒可就省很多事兒了。難怪你這剛來不久就成了你們知青組組長了。”

“可能是因為我平時喜歡跑腿,做啥都積極。大家也信任我。”

吳主任道,“年輕人確實還是要保持積極的精神, 可別到了農村就變了。”

蘇青玉搖頭,“那肯定不能啊,我還想多學點咱農村的技術,吳主任,我聽說咱公社還有加米廠,我能去觀摩觀摩嗎,以前都沒見過。”

“就在公社,你自己去看。別耽誤人家工作就行。”

“您放心吧,我肯定老老實實的。我還有一把子力氣,能給人搭把手呢。”

在吳主任這邊蓋好了章,辦了手續,蘇青玉還很正式的領了一個集體單位證書,證明這是屬於集體的,合法的,不是搞走資的。

拿了文件之後,蘇青玉又去公社這邊的供銷社買了一些餅幹和香煙之類的,拎著就往加米廠去。

公社加米廠有十來個工人。

畢竟來這邊加工米面的人還是很多的,附近很多大隊的人都要來。

蘇青玉進去,就給大家撒煙撒餅,笑嘻嘻的和大家道,“我和吳主任說想看看米面咋加工的,吳主任就讓我過來了。想著大家都辛苦一天了,就帶點吃的過來了。”

有了吃的,這些工人麽那自然也客氣一些。

知道蘇青玉是新來的知青,對農村的東西都很好奇,還讓她參觀自己是怎麽把稻子加工成大米的。

這會兒的機器對於蘇青玉來說,還屬於傻瓜機器,使用起來基本上沒什麽難度。

機器上面附帶了一些使用步驟,蘇青玉看了看就記住了。

還熱情的給大家搭把手,幫著給他們幹活。

一圈下來,幾樣機器蘇青玉就差不多都會了。

說實在的,別說她這有點文化的,就算是沒念過啥書的,也能幹得了這活。

蘇青玉道,“要是我們大隊也有這個就好啦。那就方便多了。”

工人們聽到這話笑了笑。

可不是每個隊裏都有的。

這可都是需要花錢的。

特別是蘇家屯大隊那種窮大隊,每年都完成不了任務,公糧都還要倒欠公社這邊的,哪裏還有這個本事。

說話間,又有老鄉趁著大中午的時間,挑著糧食過來加工。

這些工人們只指揮著讓他們自己去把糧食倒進去,也沒有說去搭把手,末了又過來和蘇青玉嘮嗑。邊嘮嗑邊盯著機器那邊,看人家操作不當,還得說人家幾句。那些來加工糧食的人也不敢吭聲。

蘇青玉道,“你們這樣說他們,他們萬一下次不來咋辦啊?”

“管他們來不來的,愛來不來。”一位抽著煙的大爺道。

其他工人雖然沒說啥,但是臉上表情也是一樣的。

蘇青玉就明白了,反正對他們來說,甭管生意好不好,他們的工資都是照拿的。來多少了,他們反而還輕松。

所以說啊,未來改革之後,很多國營的單位,特別是服務類型單位就很快被比下去了。

當然,目前對蘇青玉來說,這算是個有利的方面。

經過一天的辦手續,奔波學習,廠子的事兒就差不多定下來了。

接下來就是工人和機器進廠子的事兒了。

晚上,蘇青玉就召集了大家開會。

因為提前一天已經打了招呼了,所以大家都一直惦記著呢。

等下工的時候,大家連飯都不吃了,就眼巴巴的等蘇青玉過來。

蘇青玉拿著資料過來的時候看大家夥兒連飯都沒吃,頓時不高興了,“人是鐵飯是鋼,多大的事兒都不能餓著肚子。這不耽誤正事兒嗎?”

李芳道,“咱們這都著急呢,吃不下。”

蘇青玉道,“姐,你別嫌棄我啰嗦,咱這以後開了廠就不能和這樣了,該咋樣就咋樣,出了天大的事兒,也不能影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