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挺進塔利班的前夕和“她不是你的妞兒”(第2/2頁)

那是毒窩,毒窩啊!裏面住的比洪水猛獸還可怕,幾句話問得不對,毒梟一發脾氣,捏死孟串兒就如同捏死一只螞蟻。

於小山肯定不同意,今天在電話裏的狀態就已經離暴跳如雷不遠了,張超會不會拍死她啊?極有可能根本不同意她去或者即使促成了這件事,張超幹脆可以自己去。唯一可以爭取的,應該就是小豐隆了。

見招拆招吧,不信搞定他們幾個會比搞定家裏的老太太還難。想到這兒孟串兒沒回駐地,直接給卡尼打了個電話去了卡尼開的酒吧——在格林酒店的旁邊。

“孟,好久不見,最近好嗎?”卡尼居然穿了前兒孟串兒心血來潮送他的一身漢服,一襲天藍色的交領齊腰襦裙,外罩一個淡藍色的披風,最搞笑的是還拿了一把像諸葛孔明的羽毛扇的那種扇子,就是頭上的白色纏頭巾有點不倫不類。

“卡尼你真的太帥氣啦!”孟串兒是打心眼裏這麽誇的,卡尼的確是好看,眼睛深邃,鼻子英挺,唇型輪廓瘦削迷人,像原來看希臘神話的書裏面的配圖的男神。

“孟,你們中國的漢服真的太漂亮了,我好喜歡。”

“喜歡就好。卡尼,你跟你的哥哥關系好嗎?”

“我有四個哥哥,你問哪個?”

“塔利班三號頭目的那一個。”

卡尼撓撓頭,笑了笑“是於不讓我告訴你的,我其實沒打算瞞你,我跟塔利班沒關系,我們家族的每個人都很獨立。”

孟串兒安撫地輕輕拍了拍卡尼的肩膀:“我懂。卡尼,你跟你的哥哥關系好嗎?”

如此這般,孟串兒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她其實並不是魯莽,而是根據塔利班的行事作風所推斷的,在此我們有必要略微知曉一下塔利班的歷史。

塔利班,在阿語中的意思是“學生”,大部分成員來自於阿富汗難民營伊斯L學校的學生,所以又被外界稱為“伊斯L學生軍”。成立之初,這支隊伍就提出了“鏟除軍閥、重建國家”的口號,加上紀律嚴明、作戰勇猛,很快就發展壯大。

其實這是一段頗為正能量的歷史,而我們所在的世界也決計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間往往充斥著許多灰。塔利班給世界的印象就是,今天轟炸一個地方,然後隔天宣布對恐襲負責;明天轟炸一個地方,後天再宣布對恐襲負責……好像他們就是一群只會殃及無辜的大傻帽。真正的塔利班是什麽樣的,在那個年代根本無人知曉。

而塔利班有時候宣布對某個事件負責,抑或直播對某個人的血腥處決,從另一個角度暗示了他們有希望世界知道他們做了什麽的潛意識,所以如果在不破壞他們內心規則的前提下,如果有記者肯去深入地了解他們,他們未必不願意。

卡尼聽完之後皺起英俊的眉頭,讓孟串兒想起某珠格格那句著名的台詞:“我真想拿一把熨鬥,把你的眉頭熨平……”

“我哥哥不管毒品這一塊,真實的塔利班你無法想象,他們未必拒絕記者,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他們甚至期待有專業的媒體記者對他們進行訪談。但是孟,太危險了,這件事情於知道嗎?”

知道個屁!趕緊把這個話題繞過去:“卡尼,這個你一定要幫我,我不想我的職業生涯在已經選擇來做戰地記者後只能在難民營或者偶爾跟幾個土匪周旋。這是我的價值所在,我希望你能理解我。”

後來孟串兒跟卡尼又聊了許多,聊得暈頭轉向,在回去的路上孟串兒在張超和李豐隆的三人小群“但求同年同月死”的微信群裏發了條信息:“半小時後,戰前會議。”

卡尼打通了跟於小山的電話,他不能承認他被孟串兒洗腦了,他也自認沒那個本事能制住於小山,但是總得試一下:“於,你那天親口跟我說,她不是你的妞。”

於小山正在茶樓摩挲著一個特制的刻有“問雨聞山”四個字的汝窯鈞瓷的杯子,這杯子的開片精美而不突兀,他靜靜地聽卡尼說完,也聽到了這句像是作為反問也像是作為結尾的話。

“卡尼,你什麽時候聽話只聽半句了?我後半句說的什麽?”於小山的聲音平靜得不同尋常。

“我忘記了,於,當時很混亂,你知道的,我只知道你說她不是你的妞。”卡尼打定主意睜著眼睛說瞎話。

“我TM後半句說的是,這種說法不尊重她,她比我過往生命中任何一個妞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