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啟程前的障礙:慈母老太太和二傻子熊樣兒(第2/3頁)

孟串兒一看這個鼻子一酸也受不了了,眼眶子馬上也跟著熱了起來,其實平日裏她這個女兒沒少讓爹媽跟著操心,上高中時候打仗,讓爹媽擦屁股的事兒多了去了。前些年他老爹也沒少揍她,後來也懶得揍了,因為揍不揍都一樣改變不了什麽,而且嘴還硬從來都打不服。

五歲那年,有一次她爸要帶她去公園,她嫌她爸穿鞋的動作太慢了,一伸手就她爸的眼鏡給摔了,把他爸氣得公園也不去了,拎過來就是一頓胖揍,邊揍邊問她“錯沒錯?服不服?”小孟串兒一邊被揍一邊瞪著眼睛沖她爸大喊:“不服!就是不服!”這一句接一句的不服,氣得她老爸的巴掌一下比一下狠,後來把孟串兒打得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但就這樣還是不肯低頭,他爸問她:“錯沒錯?”她都說不出來了,還是拼命的搖著頭,再打就打死了這可是親閨女。老爺子後來跟老太太說,這個B 崽子,不知道像誰,就沒見過這樣的丫頭,太有主意太倔了。

想起這些往事讓孟串兒特別唏噓,她竟不忍再開口跟她老媽繼續說下去了。她爹終於在默默扒拉兩碗飯,偷喝了好幾盅酒之後開了口:“這事緩緩再說吧,孩子大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還有我陪著呢。”說罷老爺子沖孟串兒使了個眼色,後者趕緊了然地點點頭,把筷子遞給老太太:“媽,先吃飯吧,這事先不提了。”

“不是不提,是想都別想,我不是嶽飛他媽,我沒那個胸懷,我做不到送你去戰場。讓別人精忠報國去吧,我只想我女兒在我身邊……嗚嗚嗚……”

“好好好,在你身邊,不想不想了,乖哈。”孟串兒輕拍她的肩膀安撫著。

入夜,老太太睡覺早,8點來鐘就睡了,孟串兒暫時沒有回自己的小房子,在她爸的書房裏,爺倆兒一人點了一支煙。老爺子深沉的說:“我不是支持你,但是要想讓你媽同意,直接說肯定不行,你試著從側面的角度去滲透滲透,在這一點上你比我有經驗。另外,讓你們領導也找找你媽做做思想工作,大帽子給扣上,再強調各種安全保障,興許有一線希望,她能同意。但是姑娘,你爹也是你親爹,就你一個女兒,也……也是會擔心的,你知道嗎。之所以這樣跟你說,是不像你這輩子活得有任何遺憾。”孟串兒點點頭抱了一下他老爸,她知道這是父親作為一個男人所能表達的極限了。

接下來的日子孟串兒有意無意地把一些阿富汗現狀的視頻給老太太看,那些失去親人的平民的眼淚,隨時有可能變成廢墟的街道,被管制的婦女,還有觸目驚心的餓得皮包骨一樣的孩子們,每次都把老太太看得眼淚汪汪。老太太的性格孟串兒最了解,表面兇悍實際上跟林黛玉差不多,還特別善良。十年之後澳大利亞燒了好幾個月的山火,她媽看考拉被燒焦鼻子的照片能哭一晚上:“小考拉太可憐了……”

覺得鋪墊得差不多了,孟串兒並沒有直接重提去阿富汗的事,而是給老太太看了一張世界著名的普利策攝影獎的照片——《饑餓的蘇丹》,照片上是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斃跪倒在地,而兀鷹正在女孩後方不遠處,虎視眈眈,等候獵食女孩的畫面。眾所周知,攝影師凱文·卡特此後留下一句遺言:“對不起,生活的痛苦遠超過快樂。”然後自殺了,不過這段肯定不能讓老太太知道,所以讓她選擇性地略過去了。

她只是對老太太說:“這個世界還有你不知道的角落裏正在發生著這樣的慘劇,看似殘忍的照片公布於世之後引起全世界對蘇丹連年內亂的重視,記者的作用有時候抵得過千軍萬馬,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加速或扭轉歷史的車輪,記錄和公開意味著有可能避免更多的孩子遭受戰亂的痛苦,而我記得從小我媽就教育過我,人活著得有理想,得明白自個兒為啥活著,價值在哪?我正是一步一步受你影響成長到今天,我的血液裏流動著的每滴熱血都是你賜予我的,如今我也希望你可以支持我,雖然我理解,這非常難。但你的支持,會是我強大的後盾,能讓我堅強,也能保護我的安全。”

孟串兒的兄長們在勸說幾輪未果之後紛紛加入“倒戈”孟串兒媽媽的戰場,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安保措施,駐地榮耀,後勤保障包括曾經做過戰地記者的加一輪現身說法,就這麽著,也磨了一個多月。

孟串兒走的那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微風,誰也沒讓送,她即將如願以償地奔赴一個戰場,帶著使命和責任,帶著長久以來輾轉反復的夙願,帶著終於為了理想跟命運抗衡的勇氣,這種感覺特別好,人生如酒,活出了自己的味道,且醉且酌且狂且傲,去阿富汗即將面對什麽,說到底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準備,不過是想明白了,到時候膽兒大心細點兒,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死不了回來再跪地上贖罪、懺悔加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