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護國寺……(第2/4頁)

多可笑一件荒唐,誰能證明楊貞不是楊貞呢?幾百年前還有個狗屁的滴血認親,可後來滴血之事被很多人證明是不準確的。

那該當如何?

新崛起的南護國寺有保龍登基的奇功,自古塌台的封疆大吏有的是,可出家人的寺廟是不倒的,且那人又是皇子當中最年長者,更有無數投機取巧之徒想買兩代富貴在他身邊投機。

楊謙知道復仇之路崎嶇,然無悔。

他的命是母妃拿命換的,他珍貴著呢,就不能冒險,從一場國難便能看出,他又算什麽呢?

楊貞手裏的勢力能為他殺人,而那一夜過去,這世上卻只有兩人惦記他,一是小七,二是阿“奶”。

可阿“奶”那夜都自身難保。

大火夜過去,良善的六神仙到底是神仙也做不得,人也做不得了。

可十年來,他就用薄弱的肩膀去抗,去頂,去夯!等眾人逐漸清醒之後,他已經大權在握,有了自己的聲勢。

他們這才覺察出,六皇子楊謙在逐漸蠶食著楊貞的根基,他豁出去了,楊貞反倒畏懼他了。

多有意思啊,這就是人“性”呢。

皇子逐漸長大對皇帝何嘗不是一種威脅,看到兒子們對立,楊藻卻從來沒有調和過,如此楊謙終於信了那句話,寧要討飯的娘,不要做官的爹。

其實現在挺好的,他算半個修行之人,也不準備要後代,他成了這般人,人世反倒畏懼他了。

而今人家要扮演包容仁義的君子,那他就繼續演剛直不阿的直臣,反正他也不想做皇帝,那家夥更是休想。

這些年私下裏多次交手,楊謙那顆不甘憋屈的心終究是平和了,他找到更好的立身處世的方法,凡你喜歡的我就反對,凡你舉薦的我必抄他老窩。

別讓我抓到你……

至於危險,呵,他也早就習慣了。

楊貞當年敢帶人進宮殺人,後面怎能放過著自己,他不信任父皇,那就轉身與北護國寺結盟,大家各有所需何樂不為?北護國寺保他安寧,他就用余生來一刀一刀斬斷南護國寺在這人世上的根莖即便對方支持父皇造反,這一代不能“露”出端倪,那就……放在下一代大梁皇帝身上。

反正復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皇子入宮,長街也禁行,楊謙的馬車入城很快,說來也巧,正巧看到小七入宮。

管四兒如今是正四品龍武將軍,已入五城兵馬司任副指揮使。

然而,這對曾經親密無間的兄弟互相見面,也是管四兒行了臣禮問候道:“拜見六殿下。”

楊謙瞥了他一眼,淡淡說了句:“宮指揮免禮。”

接著一前一後入宮,期間根本不做交流。

十年前一場禍事後,楊謙便越來越孤,明面上與管四兒也是不來往的。

他如今只跟和尚來往。

這二人去至東明殿,入殿便看到武帝肅然正坐,二皇子楊貞,福瑞郡王,郡王世子,還有刑部,兵部等要臣沉默不語的站在兩班。

楊貞擡眼看到六弟,反正已經撕破臉,他便譏諷道:“六弟,咱自己家的孩子出了事兒,你到來的遲。”

楊謙瞥了他一眼:“早來也是個丟,晚來還是個丟,二哥說話聲音如此高昂,難不成你有奇謀能找到安兒不成?”

楊貞氣的一甩袖子:“你……真是胡攪蠻纏,不知所謂!”

楊謙譏諷:“你來個所謂我看看?”

楊貞不上當,看著管四兒冷哼:“真是好兄弟啊,私下裏說了什麽私密話,竟是一前一後來的?”

楊謙給皇帝行禮,問候完了才看著楊貞嘆息道:“二哥也老大不小了,已是四五個丫頭的爹,怎得做事做人前言不搭後語,形式不知所謂竟越來越沒譜了,我們說私密話能告訴你?”

楊貞娶妻和氏,從此走上了廢後曹氏的老路,成婚九年未有嫡子。

這兩人一來一往,根本不給對方留有余地,楊貞這些年誰都能包容,獨這個六弟不成。

甚至朝臣們私下裏說,這兩位甭管誰登基,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將對方千刀萬剮。

好在,裴後已經生下大梁嫡出皇子,從前聲勢浩大的二皇子楊貞,這兩年才少許收斂越發謙和起來,只楊謙不能忍。

看他們又吵起來,武帝終於淡淡說了句:“好了,都多大的人了,小孩兒一般也不害臊。”

說完他看著六兒子關心的問:“如何又跑到廟裏去了,春耕大命為何不歸?”

他心裏發虛,對這個兒子真是左右不得上下不能,就是想心疼也無處心疼,人家一個吃齋念佛的,難不成他賞個金缽讓他化緣去?

便只能哄著。

皇爺也是命苦,大梁初哄著佘青嶺,十年之後又添了個楊謙。

皇爺偏心眼這一點朝臣無話可說,人家的弟弟,人家的兒子,再者,這兩位品行都是一樣的剛正,挑不出“毛”病你耐他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