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明月心如 第三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5/9頁)

帝君在密旨中只說了一件事。此番地軍團出發,監軍不再是小王子,而是沙吉罕。監軍在名義上是全軍的最高指揮官,但其實只是監視各軍主將,防備他們有異動。小王子做地軍團監軍,從來不幹涉我,反而服從我的指揮,因此地軍團向無監軍掣肘之苦。但文侯卻向安樂王進言,說此番遠征極其危險,小王子金枝玉葉,還是不去的好。安樂王果然聽從了,而且還瞞著我。

“此人為甄某新近寵信者,年齒雖稚而勇毅果敢兼而有之。以其為監軍,當有非常之心,楚卿切切。”

帝君的密旨中這樣寫著。文侯應該會讓沙吉罕密切關注我的行徑,一旦我有什麽不符文侯期望的舉動,他可能便會將我斬殺。帝君應該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我懷疑這是張龍友的判斷,帝君未必會關注沙吉罕此人,而表面上仍是文侯親信的張龍友卻會看出這一點。現在張龍友也與我越來越疏遠,但我們畢竟算是同在帝君一方,他也不希望我輕易被文侯幹掉。

不管張龍友這人如何,他的判斷應該很有道理。沙吉罕這人年紀雖輕,卻非易與之輩,文侯現在視其為股肱,自然是想讓他逐步替代我。文侯似乎也沒有發現沙吉罕這人在謙和的表面下那顆桀驁之心。其實對於我來說,文侯能把我明升暗降,奪去我的兵權,讓我當一個閑職安度余生倒更是得其所哉,當然這些話若是被曹聞道聽到了,私下裏肯定會指著我的鼻子臭罵我一通,說我沒有雄心壯志雲雲。

我苦笑著,點燃蠟燭把密旨燒掉了。帝君的密旨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我決不能放棄兵權。一旦沙吉罕與我發生不可調和的沖突,可以除掉他。四相軍團的四都督,雖然帝君和文侯各得其二,以單一兵團的實力而言還是地軍團最強。如果地軍團被文侯掌握,那也是帝君絕對不能容忍的。可是除掉沙吉罕,那也表示我與文侯徹底決裂,帝君與文侯之間的矛盾也擺到了桌面上來。

於公於私,我仍然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我看著密旨成為一團焦臭的黑灰,揉碎了撲散在地上。不知道將來會變得怎麽樣,現在,我也只能努力讓帝國軍之間不起紛爭。

自新二年元月一日。帝君即位後第二個年頭的第一天,遠征軍終於出發了,但名義上卻是征討前來進攻石虎城的蛇人軍,加上冊封陶守拙。如同帝君密旨中所言,遠征軍監軍居然是沙吉罕。當沙吉罕上前從帝君手中指過佩刀時,前來送行的官吏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監軍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原本並不受人關注,只是一個狄人少年王子成為監軍,實是史無前例。狄人前幾年還爆發過反亂,沙吉罕本身就是屬於質子送到帝都來的,帝君讓他成為目前帝國軍最精銳部隊的監軍,大概預示著和狄人的關系變得如蜜裏調油了。

雖然聽不到,但我猜他們這樣在這樣說著。也許客居帝都的狄人地位也一下子會升高許多吧,如果這使得狄人將來不再叛亂,也許倒是件好事。

諸軍開始出發了。六萬多人,加上輜重營,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洪流,自帝都西門出發。我正在西門外的臨時營帳中看著諸軍一路路出城,馮奇忽然來報:“楚將軍,南宮大人求見。”

南宮聞禮現在是戶部侍郎,在四部八侍郎中年紀最輕,是僅次於兵部尚書屠方、戶部尚書蒲峙、刑部尚書丁西銘和工部尚書張龍友之下的高官。據說帝君有意要再提拔他一下,增設一個吏部,讓他任吏部尚書。此事尚在商議,因為文侯對南宮聞禮的能力也相當欣賞,所以很有可能成為現實。一旦此事落實,那麽帝都就會同時有兩個四十歲以下的尚書了,這種情形也是從來不曾有過。今天要出發,昨天我又去祭了郡主之墓,南宮聞禮也陪我前去,已經送過行了,沒想到他還過來,不知會有什麽事要說。我道:“快請他進來。”

南宮聞禮一進來,就向我行了個大禮道:“楚將軍,下官南宮聞禮有禮。”

他的官職比我低不了多少,原本根本不必行這種大禮的,只是在南宮聞禮心中,一定還記得當初郡主的交代,而他向之行禮的,其實也是郡主吧。直到現在,他凡是有什麽大舉措,只消我在帝都,他都要來向我請示,而我每次都迷迷糊糊,不知他這些事的深意。他上疏有通過也有通不過,但凡是通過後實行的都大受百姓歡迎。我扶起他道:“南宮大人,請起。馮奇,為南宮大人看座。”

南宮聞禮坐了下來,看了看馮奇,我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會意道:“馮奇,你們先出去吧。”

等馮奇他們一出去,南宮聞禮便將椅子湊近了些,低聲道:“楚將軍,下官今日隨陛下送行後,也不該再過來了,只是文侯大人竟然給地軍團換了個監軍,下官思之再三,有句話不得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