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燦爛星漢 第十一章 望海三皓(第6/8頁)

他們的意思,是要使倭人與五羊城的聯手告吹。告吹後,倭人只道五羊城將使者盡數殺死,自然結下深仇,便會更加支持五峰船主劫掠商船了,而五羊城便會覺得是由於倭人使者太過無禮,使談判告吹後還惱羞成怒,試圖報復。如此一來,雙方都被五峰船主玩弄於股掌之上,最為得利的便是海賊了。

這些海賊確實非同一般,在兩股勢力的夾縫中遊刃有余,堅持到現在,五峰船主的確有他的過人之處。

何從景此時沉吟了一下,道:“只是,海賊的胃口可不小,在海上飄忽不定,以前總找不到他們。此番既然送上門來,不如將他們殺了,再派人與源氏幕府聯系。”

那老人低低一笑,道:“城主,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之所在,正如釣鉤之香餌。五峰船主的胃口不小,源氏幕府的胃口可更大,若將倭人引來,只怕尾大不掉,難以收拾。”

何從景默然不語。看來他也未必沒有與倭人聯手將蛇人與帝國消滅後,倭人再消滅自己的憂慮。他想了想,道:“只是,帝國已是外強中幹,與帝國聯手,付出較多,所得卻又較少,實在有些不甘。”

那老人手忽地一抖,釣竿一下舉起,鉤上掛著的一尾魚不住跳動,在月色中銀光閃閃。待那魚到跟前,他伸手一把抓住了魚身。這魚力道不小,身上又都是滑滑的黏液,本來很不好抓,他卻輕描淡寫地便抓在了手裏。他將魚從鉤上摘下扔進身邊一個桶裏,又在鉤上放上了餌料,重又擲入水中,道:“城主,正因帝國已是桑榆晚景,才會急於聯手,不惜以一王一侯為質,再提供輜重,源氏幕府可不會答應這等條件的。”

何從景道:“海老,您的意思是與帝國聯手較好?”

老人道:“以當前而論,蛇人勢大,不論帝國還是五羊城,獨力皆難抵擋,唯有兩方聯手,方能與之抗衡。至於說帝國的實力不如倭人,倒也未必。去年我去符敦城,見西府軍能擊退來犯蛇人。雖然那支蛇人並不強,但以西府軍便可得勝,帝國軍自然更勝一籌。何況倭人去年犯句羅之境,最終鎩羽而歸,可見倭人實不強於帝國。再說倭人皆貪利忘義之徒,與之聯手,定不願全力在前,只想坐收漁利,與之合兵,所得更少。”

何從景想了想,道:“若與帝國聯手,將來帝國對五羊城下手,又該如何是好?”

老人頓了頓,道:“如今這帝國,當年是如何得來的?”

何從景怔了怔,馬上一躬身,道:“謝海老指教。”

帝國是大帝當年率十二名將,東征西討,最終建立起來的。大帝初起時,力量也很小,前後共花費了九年時間,其間三起三落,有一次甚至眾叛親離,連一同起事時的十八子也有一個背叛了大帝,但最終大帝還是得到了這片廣袤的領土。老人的意思,也是說何從景一樣可以在其間發展勢力,走上與大帝同樣的路吧。何從景顯然明白了這個意思,我聽得暗自吃驚。雖然何從景最終放棄了倭島是件好事,可是如果他知道我已經聽到了這些,只怕又要有變數了。

正想著,何從景忽道:“海老,我不再打擾,請海老歇息吧。”

他轉過身,又向木玄齡和郁鐵波兩人行了一禮,卻沒有向那老人行的禮恭敬,看來在何從景眼裏,木郁兩人雖然也位列三皓之一,比那老人的地位卻低多了。我閃到樹後,一動不敢動,只怕被何從景發現。

雖然此次談判出了些變故,最終還是成功了,只是何從景有不臣之心,我一定要向文侯報告。想到“不臣之心”四字,我突然想起了路恭行死前跟我說的話。路恭行也說文侯有不臣之心,倒是無獨有偶,便是西府軍的陶守拙,也未必就是肝腦塗地地效忠帝國。

野心像一樽帶毒的美酒,人人都想,只是看有沒有這個胃口吞下去。我不禁暗自失笑,如果我手握重兵,我會不會也動這個腦筋?

不知道。未必不會,也未必一定會。我暗自嘆了口氣,只覺茫然。雖然也知道刀兵四起,只會使生靈塗炭,可如果我有能夠席卷天下的實力,我也未必不會去做。此時何從景的身影已經漸漸消失在路上了,看著他的背影,我心中也不知是什麽滋味。

都一樣。如果我是何從景的部下,那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可現在,我必須要把他的企圖上報給文侯知曉。雖然今天沒什麽實質成果,可是知道了何從景的決定,我也放下了心。現在我要做的是神不知鬼不覺地出去,和進來相比,也不見得太容易。

我慢慢向後退去,一邊看著那個山崖上的人。木玄齡和郁鐵波兩人湊到那老人跟前,正小聲說著什麽。看來一切都沒什麽意外,我扭過頭看了看身後,正想找一個能出去的地方,突然,眼前只覺一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