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水無常形 第十一章 風行水上(第5/8頁)

我夾在文侯的一批親信將領中走進水府時,一個人迎上來道:“大人,卑職工部左侍郎崔陽率水府員外郎黃孝、金府員外郎丘慕節、火府員外郎洪廣恭迎大人。”

工部尚書以下,以左右二侍郎全權負責。水府此番造船,崔陽一直駐在水府,說明文侯對此事極為看重。以前帝國的十三萬駐軍,只有六千水軍,不過聊備一格,水府平常管得更多的倒是田畝灌溉、河流改道一類的事,與軍中關系不大,在工部五府中,可以說是與軍中關系最遠的,現在文侯大力造船,看來以後水府的地位會大幅提升。

文侯看著那艘大船,忽然嘆道:“好大的船啊!崔侍郎,造此船的是誰?”

崔陽躬身道:“此船為木府小吏葉飛鵠獻圖所制,費了一千余工時,直到前天才算正式完工。”

這船實在太大了,七裏方圓的鼎湖原本也不算小,但此船在岸邊,卻一下顯得鼎湖小了許多。文侯笑了笑道:“這葉飛鵠在嗎?我要見見他。”

崔陽忽然遲疑道:“這個嘛……”

文侯有些不悅道:“怎麽了?此人能設這等巨艦,是個有用之才,難道不在此地嗎?”

崔陽忙道:“稟大人,這葉飛鵠果是奇才,但此人恃才傲物,對上全無禮數,此時也正在這船上檢點各處,卑職命他下來迎接大人他也不肯。惹硬把他叫來,卑職怕他沖撞了大人。”

文侯道:“恃才放曠,原是常事,叫他來吧。”

崔陽被逼得沒法,轉頭跟一個隨從說道:“你去把葉飛鵠叫來。”那人轉身向那大船上走去,文侯倒饒有興致地看著這船,小聲對一邊的鄧滄瀾道:“滄瀾,你說,這船還有何不足之處?”

鄧滄瀾看了一周,道:“稟大人,末將見此船中規中矩,造得也嚴絲合縫,確是好船,只是不知開起來如何。”

崔陽在一邊道:“鄧將軍不必擔心,此船在湖中試過航,足員後一個時辰可駛近二十裏,且極是平穩,橫穿鼎湖不過轉瞬之間的事。”

鄧滄瀾的臉上放出光來,道:“崔大人,此船有名字嗎?”

崔陽笑了笑道:“那葉飛鵠一定要叫做‘飛鵠號’,不過眼下尚未有正名。”

文侯在邊上忽然笑道:“飛鵠號,很不錯啊,就叫這個名字好了。諸位將軍,我們上去看看。”

這時崔陽派去叫葉飛鵠的隨從過來道:“稟大人,葉飛鵠說他現正為此船作最後檢修,無法分身,不肯下來。”

崔陽臉色有些變,似乎馬上要罵出聲來,礙於文侯在面前才硬生生止住。正好此時有兩個人飛馬過來,崔陽說道:“大人,王沈兩位將軍到了。”

那兩人到了文侯跟前,兩人幾乎同時下馬跪了下來道:“文侯大人,末將青月公偏將王長青、紅月公偏將沈洪叩見大人。”

他們的名字單聽也沒什麽古怪,連到一塊兒聽聽,卻有種奇怪的巧合,畢煒站在文侯身邊不由笑出聲來,文侯也笑了笑道:“兩位將軍辛苦,這幾日住得慣嗎?你們隨我一起上船看看吧。”

王長青和沈洪兩人也沒說什麽,站起來站到一邊。雖然名字巧得像是故事裏的,可這兩人一臉精悍,看樣子也是兩個能征慣戰的勇將。他們都是昨天傍晚才到,算是趕在文侯三月十日之前趕到的。在各自軍中,他們都是萬夫長,軍銜也都是偏將軍,在這次二路援軍中,他們兩人是主力了,二路援軍的主帥自然會是文侯直系,但副帥只怕會由他們中的一個擔當。

文侯帶著我們在甲板上走著。這船很新,還帶著股刨花香,用生漆漆得發亮,不過有工部的雜役在一邊拴繩系纜,一見文侯走過來,他們紛紛跪下行禮。

走到船頭,忽然崔陽叫道:“葉飛鵠,文侯大人在此,快下來見禮!”

他叫的是個正跨坐在桅杆橫木上之人。這葉飛鵠穿著一件松松的工部制服,一手在桅杆上敲著釘,這姿勢大為不恭,文侯走過去的話,只怕是要走在他胯下了。

葉飛鵠敲了兩敲,忽然手一松,像是摔下來的一般,文侯邊上的眾將都不由一聲驚呼。他坐的地方足有三人多高,我們只道葉飛鵠摔下來至少摔個半死,哪知他摔到半中央,忽然腰一折,人輕輕巧巧地站住了,單腿跪地,正在文侯面前五六步遠,大聲道:“文侯大人,工部木府小吏葉飛鵠見過大人。”

這葉飛鵠的年紀出乎意料的輕,大概只和張龍友差不多年紀。不過張龍友已經是個土府的員外郎了,而他只是個小吏,卻這般大咧咧地和文侯說話,鄧滄瀾鼻子裏哼了一下,文侯卻搶在他前面道:“葉飛鵠嗎?你起來吧,站著說好了。”

文侯這話很客氣,崔陽本要斥責葉飛鵠幾句,這般一來,他反倒沒話說了。葉飛鵠擡起頭,大概也沒料到文侯竟會如此平易近人。他直視著文侯道:“小吏葉飛鵠失禮,望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