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沖突(下)(第2/3頁)

“有興有衰而已,她們應該學會怎麽樣改變自己,比如說,寄護在您的信仰下,或者努力的點燃屬於自己的神火,而成為一個半神……當然,無論怎麽樣,都不可能有以前那種高高在上的公主和女王地位了,也不再可能影響大陸歷史。”

“您現在對這一切還非常留戀,非常感興趣,僅僅是您封神的時間還不長,等到時間長了,你就肯定會感到淡漠和厭煩,你既然已經成為神,那屬於神的心情和視野,自然會代替您身為人類時的感知。”安尼恩平淡的說著:“就好比,我將對我的後裔采取一些措施,也無非是生殺予奪而已。”

“是丹霓殿下的要求嗎?”伊妮雅現在是女神,自然參與神的會議,知道一些情況。

“伊妮雅啊,是丹霓殿下的要求,但是其實不在於她怎麽樣想,而在於我想建設一個什麽樣子的國度。”安尼恩說著,隨著它的意志。

面前出現了一片地圖。地圖在迅速擴大,倒影出了半片大陸。

新大陸基本統一後,原本土著那片大陸的區域,其實沖突和矛盾還是層出不窮,主要表現在了那些土著部落和小股盜賊上。

不過,魔網的徹底消亡,魔法師失去力量。因此建造一個城堡,往往動員數千人。耗時數年地大工程,但是偏偏為了穩定各領地,以及確定世襲地基礎,城堡還是必須建的,提前在魔網消亡前,就建成城堡的,當然是非常高興,沒有建。或者建了一半的領主就不得不咬牙上。

如果從高空向下看。半邊大陸都是一個大工地,無數的城堡拔地而起,因此擁有無數的商機。誕生出巨大的商業利潤。這使許許多多地人甘於冒險。通過買進買出以及遠程跋涉,去博取厚利。

“新大陸統一,既帶來了豐厚的市場空間。也帶了巨大地矛盾,特別是商人和領主之間的矛盾,也是經濟流動性,與統一政權穩定性之間的本質矛盾。”安尼恩指點的說著:“在新大陸,也不是一片凈土。

政權上的事情姑且不說,帝權和領主的沖突也在擴大,但是這畢竟屬於貴族階級的內鬥,而貴族和王室,在經濟上,它們與商人的沖突更是激烈。”

在冒險性地經商之中。商人們摸索發展出許多商業組織來使商業順利發展。為了對付盜匪,商人們開始結伴而行,久而久之形成了商隊。

隊伍前面是旗手。中間是由弓和劍武裝起來地商人及護衛之士圍著滿載著貨物的車輛緩緩前行,車上以袋、桶、箱等承載著各色貨物。

最初這樣的商隊也許是松散臨時地組織,只是因為同路而走到一起,並且中途不斷有人退出(到達目地地),有人加入。後來松散地組織不再松散了,商人之間有了更多和更緊密的聯系與約束。他們開始共同出資雇傭護衛商隊,一起投資於某一商品的買賣。利潤按每人地份額比例來分配。

如果以安尼恩記憶中知識來獲知,這時,股份公司(此時叫商會),就跳躍上了歷史舞台,股份制商會,已經有有類似地球職業經理人來進行管理,此管理者一般經驗豐富,能力出眾,深乎眾望。

在每一個城市中,商人出於商業利益的需要,共同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地位決定了他們走到一起,組成行會。

商人行會在一個城市一般只有一個。商人行會的參加者多為富裕的商人,實際上直接生產者也參與其中,但他們也是亦工亦商地角色,因此商人行會事實上是城市所有工商業者的組織——商人行會更經常和更主要的職能是規定和管理城市經濟的運行。

無論是王室,還是貴族,他們為了消化龐大的領地,不得不咬著牙關進行建設,但是幾乎同時,卻看見低賤(雖然這個世界的商人比地球中世紀地商人地位高了許多,但是相比貴族來說還是很低賤)的商人賺取了大量的金錢,並且也不時有以次充好,或者屯積擡價地事情發生。

如果不是無論是股份商會,以及商人行會的背後,都有著商業女神的存在,那王室和領主幾乎要聯合起來向著富裕的商人開刀了——這就是集權國家和統一國家的特權。

集權,就有生殺予奪的力量,統一,就意味著行政控制無處不在,商人再也無法輕易“用腳投票”來表示對政策的不滿——盡管現在地帝國嚴格來說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但是已經見到一些這樣的跡象了。

“如果您想壓制商人,就算有著丹霓殿下,您也可以推行,在新大陸上,沒有神能夠違背您的意志。”伊妮雅說著。

“伊妮雅啊,商人受到政權的一定壓制,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的問題是,假如我承認或者默許了,也許會走到我不願意看見的反面。”安尼恩搖頭的說著:“新大陸的快速統一,導致的是中間階級沒有培養出來,各個勢力也沒有盤根錯節,所以政策往往會走向一刀切,以及過火的程度。”